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641.第六百四十三章 年後查案無的矢(1/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6908更新時間:2022-03-24 06:01:40

    “瘋狗禦史”的新官大火還在燒著,葉向高和朱庚鼎力支持,皇帝陛下又有默許,東廠內廠錦衣衛傾巢而出,試問何人敢說半個不字?

    李秘今番無異於給大明朝廷刮骨療毒,也是大快人心,雖說官場上人人自危,但民間卻是拍手叫好。

    尤其是呂坤等大儒的宣揚之下,文人們聯合不少民間之人,紛紛給李秘獻上萬民傘,李秘的聲望也是一時無兩。

    這種氛圍無疑是一種助燃劑,不過李秘也並非毫無節製,無論東廠內廠還是錦衣衛,那都是雙刃劍,使用過度的話,問題就會隨之而來。

    雖然如今的東廠督主和內廠提督,是王安和陳矩,這兩位可都是大明曆史上比較罕見,擁有著不少好評的宦官,再加上大太監田義坐鎮,所有也就不必擔心緝事廠會傷及無辜了。

    或許有人會認為,大明終其一朝,宦官都從未退出過政治舞台,大明朝的宦官是一個比一個爛,憑什麽好的都讓李秘給撞著了?

    其實這也並非李秘運氣好,試想一番,若不是李秘一直壓著魏忠賢,無論是田義王安還是陳矩,他們還能如此穩如泰山?怕不是早就讓魏忠賢給踢出內宮去了。

    再者說了,鄭貴妃與福王朱常洵本就居心不良,內宮裏頭也是明爭暗鬥,太監們各為其主,像田義等人這般一條心忠於皇帝的,其實並沒有太多,在這種鬥爭環境下,試問誰的雙手能幹淨?

    隻是說他們相對其他太監而言,無論眼光還是格局,都比較高大一些,沒有做出隻顧私利而忘乎大義的事情來罷了。

    若沒有李秘壓著,哪來這麽多的好太監?

    不過無論王安田義還是陳矩,在曆史上的風評確實不錯,但話說回來,史料不可盡信,到底好不好,也無從得知。

    咱們研究曆史,不是為了追求對錯,甚至很多時候無法還原真相,我們研究曆史說到底還是為了以史為鑒,能從曆史事件中吸取教訓,得到啟發,推動後世社會的精神文明發展,那才是最重要的。

    否則你一根筋在那裏研究曆史原貌,還原曆史真相,研究出來了又有何用?

    閑話也休提,隻說瘋狗禦史在這廂掃蕩朝堂,刮骨療毒挖出的大洞,總需要新鮮血肉來填補。

    沈鯉在背後坐鎮,麵上有葉向高和李廷機,倒也發掘出不少人才來。

    不過朝堂並非簡單透明的地方,每個官職都至關重要,並不是說官職太低,就沒有任何作用了。

    大明官製絕對是世界曆史上最睿智,最充滿智慧的封建官場製度,比如六科給事中這樣的官職,那是位低權重,若不是心中擁有大信仰,矢誌不渝為國為民的人,那都不屑去做這樣的官的。

    所以無論大小官職,都顯得極其重要,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吏部,因為天官是為了選官設置的,吏部是管官的官,無論是李秘還是葉向高,都沒有放鬆吏部的掌控。

    另外一個就是禮部,不少人認為禮部並沒甚麽卵用,戶部管錢,兵部管兵,工部製造,各司都有看頭,唯獨禮部是個清水衙門,根本沒人在意。

    起初李秘也是這般想法,可真正接觸了官場,才知道禮部其實才是最要緊的一個部司衙門。

    凡事都將名正言順,這個名到底是誰來定,才能叫做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