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章 道非愚民術(三)(1/2)

作者:狼心蒼蒼字數:3066更新時間:2019-08-06 19:10:10

    ["3.不見可欲,使①民不亂。

    「可欲」就是人們心中想要的那些東西。有人看上了一部手機,恰恰手中又不怎麽寬裕,這部手機就成了他的「可欲」,每當看到別人手裏捧著這部手機,自己就有一種抑製不住地衝動,這種心癢難搔的感覺好多人都曾經有過。當然,解決「可欲」的辦法各有不同,可以努力賺錢,可以偷,也可以搶,還可以賣血賣器官,令人吃驚的是,真還有人就用自己的一隻腎換了一部心儀的手機。

    「不見可欲,使民不亂」又是一句很奇怪的話,「可欲」和民亂不亂有什麽關係?我們成天見到自己「可欲」的東西,咋就沒亂呢?不但沒亂,而且還會促進社會發展,比如你想買一輛車,就會努力賺錢,你想旅遊,就先要好好工作,爲了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我們就必須努力地創造財富,用辛勤的汗水換取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樣,社會就會在我們的「可欲」中不斷發展。

    當然,也有些人會通過不正當手段來滿足自己的「可欲」,關於這點,我們根本無需擔心,隻要執政者能秉承依法治國的法則,敢鋌而走險的人肯定會是少數,雖然禁絕不了,也不會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困擾。至於出賣器官之類的,就更沒必要擔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一個人有幾個腎好賣?而且有賣有買,有人受損,就有人受益,都是成年人,自己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吧。

    人們要警惕的是權力者的「可欲」,如果他們能遵守製度,靠自己的能力服務社會來滿足「可欲」,自然沒什麽好說的,可怕的是他們手中握有權力,特別是中國的古代社會,外部監督權力的機製不夠完善,許多人就利用人們賦予自己的權力來謀私,滿足自己心中的「可欲」。紂王的故事是早期「不見可欲,使民不亂」的典型案例。箕子是紂王的叔叔,有一次看到紂王吃飯的時候,用上了象牙筷子,感歎說:「彼為象箸,必為玉杯,為杯,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禦之矣,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後來,紂王真的泥碗換成了玉碗,草屋換成了樓台,除了大搞個人工程,就是對外用兵,在那個時代,你要說他多壞也不至於,但這種負擔對於那個時候的民眾,就算很重了,權力的欲望越來越大,民眾的負擔越來越重,最終天下亂,紂王在鹿台自焚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