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章 富為禍之門(一)

作者:狼心蒼蒼字數:2416更新時間:2019-08-06 19:10:15
["第九章  富為禍之苗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也。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貴富而驕,自遺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在這一章裏,老子向人們闡述了對財富無止境地追求,所帶給權力者的危害,指出了權力者應該克己、謙下、有德社會而不以為功的原因。 1.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也① 「持」的本義是握、拿著,引申出來了擁有的意思。「持而盈之」的意思是,不但希望擁有,而且還希望越來越多,最好多得都盛不下才好的那種心理。 「已」是止的意思。「不若其已」就是不如別這樣的意思。 老子認為,無論是權力也好,金錢也好,還是別的什麽也好,希望擁有不是問題,問題是不可以過於貪婪,萬事要有度,過了度就不好了。這個度究竟在什麽地方合適,這是本章要告訴人們的。 「揣」有人認為是捶,指兵器製作過程中的一道工藝,可以使兵器的鋒刃更為銳利。高亨先生認為「揣」同「段」,「段」是「鍛」的古字,也是指兵器製作過程中的一道工藝。「捶」也好,「段」也好,對於本章來講,意思差不多,都是指兵器鍛造過程中的製作工序,目的是使兵器更加鋒利。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也」是老子舉的一個例子,用來說明「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的。對於使用兵器的人來講,刀劍越鋒利越好,所以長期以來,人們喜歡追求那種能吹毛斷發的利刃。 吹毛斷發是好的,但是這樣的兵刃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容易受到損傷。真要把一把劍的鋒刃搞得跟吉利刀片那麽薄,那麽鋒利,這劍也就沒啥用了,還不等割到對方,隨便一根木頭棒子,就把它砸折了。過分地追求銳利,會損傷兵器本身,極不利於長久保有。幹將也好,莫邪也好,那些傳說了千百年的神兵利器,之所以能恒久遠永流傳,成為人們心中不變的神話,是因為它們不但極其鋒利,還克服了這個缺點。帶刃的兵器如果不鋒利,反倒不如一根棍子,所以追求鋒刃的銳利這是沒有錯的,問題是這銳利要銳到什麽程度,這才是關鍵的。這正如「持而盈之」中的「持」,「持」是沒錯的,但是沒完沒了地追求是很要命的。錯不在持,而在盈。 究竟該怎麽辦?這就涉及到一個度的問題。孔子用一句更為簡單通俗的話來描述這個道理,他告訴弟子們:「謙受益,滿招損。」這既可以是看做對老子這一思想的發揮,也可以看做是對它的闡述,或者它們本就是同根同源的一種思想。 從「持」到「盈」,這中間到底要把握到什麽分寸?要怎麽辦?孔子主張以中庸之道待之,認為人們應該把握一個合適的分寸。 具體到兵器這種小事上,倒是好解決,但具體到社會問題上,具體到個人利益上,就比較難把握了。所以,孔子認為雖然人人追求中庸,但是能做到它的少之又少,就算有道德有能力的君子們,也隻能做到「時中」而已。 ①注: 老子在第四章說人們應當「挫其銳」,闡述的道理與「揣而銳之,不可長保也」是一致的。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