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章 福為禍之門(八)

作者:狼心蒼蒼字數:1852更新時間:2019-08-06 19:10:16
["8. 有人認為「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貴富而驕,自遺咎也」不很好理解。追求富貴有啥子錯?所以有網友給我留言說:「此語應該是說,若富貴而驕,則縱使金玉滿堂,也莫能守之吧?」這種理解在現在看來也許不錯,但是對老子的這兩句話卻不怎麽恰當。 古代的生產力低,稅賦都有固定的比例,執政者收上來的稅主要不是為了自己享受,而是大部要用作基建(興修水利、道路、加固城堡)、社會保障(振孤寡,養貧弱,救災年)、國防(充實武器裝備庫)等,雖然也可以拿來解決個人生活,但執政者的生活都是有標準的(有人稱古代的製度為等級製度,主要源於此),隻能低於標準,不能高於標準,高於標準就是違禮事件,「違禮」的意思在這裏類似於現在的「違法」,相當於政府搞超標準辦公場所或私人住宅。 生產力低,收上來的賦稅各有用途,而且作為執政者有自己的生活標準,在這種情況下,能「金玉盈室」,說明了兩點:(1)收上的賦稅全部變成了大人老爺們的私產。(2)執政者加重了賦稅。 無論哪種情況,都會失去民心,執政者失去了民心,就失去了自己的合法地位,雖有滿堂的金玉,又怎麽能守得住? 當年,魯哀公問有若說:我現在用度不足,咋辦? 有若告訴他:按照固定標準收稅就是了。 按照規矩,古人的稅賦大約在百分之十左右。魯哀公說:我現在都加到兩成了,依然不足,咋能按照規矩收呢? 有若說:老百姓富足,做君主的就富足,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你跟誰一起富足? 魯哀公和有若的這段故事,也是對「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很好的注釋。一個國家,國民都跑光了,留下國君自己一個人玩? 「貴富而驕,自遺咎也」是針對執政者喜歡誇耀自己的功績來講的。二者不是一回事,不能扯到一起。 注: ①王弼本本章為: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2),上卷,頁21。 拿王弼本這一章和帛書對照會發現,帛書與世傳本子的差異,很多時候都是在字句之間,這種一再重複的現象,說明了我們前麵提到的觀點是可信的。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