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一章 有和無之間(一)(1/2)

作者:狼心蒼蒼字數:3380更新時間:2019-08-06 19:10:18

    ["第十一章  有和無之間

    卅輻同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埏埴為器,當其無,有埴器之用也。鑿戶牖,當其無,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在這一章裏,老子連著用了三個比喻,講了人們應該如何對待有和無。

    有和無的關係在老子思想中占了非常大的比重,涉及到許多具體的應用。比如我們說人都是自私的,那麽是不是因為人性是自私的,我們就可以允許一個人隨便把別人家的東西搬到自己家裏來?我們如果隻為己,不為人,這個社會會變成怎麽樣?叢林法則盛行,在這樣的社會裏沒有人是贏家,人人皆危。如果反過來呢?我們隻為人,不為己,號召人們大公無私,完全忘記了自己,變成這個社會的工蜂、工蟻,我們的生活又會變成什麽樣?

    明天之所以美好,就是因為我們還有無數的追求,有實現這些追求的機會。現在,這一切都沒了,我們的生活還有什麽樂趣?我們的存在還有什麽意義?

    人都是自私的,但這自私總要有個分寸,它應該止步於哪裏?為人與為己,它的尺度在哪裏?有私和無私,它的界限應該在哪裏?我們要如何衡量它?本章是專為這些撓頭的問題提供理論依據的。

    1. 卅輻同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埴器之用也。鑿戶牖,當其無,有室之用也

    「卅」,三十;「轂」,古代的車輪都是木製的,榖是車輪的中心,其中心是一個方形的孔洞,以便將車軸插進去,與另一車輪相連,而外則通過木製輻條與車的外輪相連。輻條連接外輪與轂,起連接、支撐、加固的作用。一個車輪有三十根輻條,所有的輻條以轂為中心,向四周均勻散開,人們稱這種所有的輻條向中心集中,鑲嵌在轂上的情形為輻輳。

    「卅輻同一轂」講的就是這幺一件事情。

    「當其無,有車之用也」,車輪的外輪與轂之間以木輻相連,木輻之間是空的,這種做法不但減輕了車輪的重量,也起到了非常好的支撐與加固作用。「當其無」的意思是,車輪隻有做成這樣,木輻中間啥也沒有,是空的,車子才能奔跑如飛。如果不是這樣,車的外輪與轂之間的部份全部用實木製成,中間不留任何空隙,不但車輪笨重,增加了拉車的負擔,而且由於外輪與轂之間的木頭紋理錯亂,起不到支撐作用,一遇到顛簸,非常容易碎。所以老子講,隻有三十根輻條湊到榖上,製成的車輪不但輕盈而且堅固,才具有實用價值。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