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六章 知常者守中(六)(1/2)

作者:狼心蒼蒼字數:3800更新時間:2019-08-06 19:10:23

    ["5.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鄭玄認為「容」是「睿」之誤,因為容和睿的小篆體差不多。這種可能性非常大,字體相似,再加上過去多是用竹簡作為文字的載體,在上麵刻字非常麻煩,筆劃沒有書寫的正規,多刻幾刀少刻幾刀的事情常有發生。

    「睿」的意思是通達、明智。高亨先生經過研究認為,不必管「容」是「睿」不是,因為「容」本身就有通的意思。在《莊子外物》篇裏,有「去汝躬矜與汝容知」一語,高先生認為這個「容知」就是聖知的意思。據此,他認為沒有必要非要把「容」改為「睿」不可。

    這幺說也有道理,既然意思一樣,大家也就沒有必要在究竟是哪個字上瞎耽誤功夫了。如果是這樣的話,「知常容」的意思就是懂得常道的人就是智者。

    真正懂得天命的人,懂得道的人,就會明白,作為權力者的首要職責是為社會創建一個公正公平的生產生活環境,在這個環境裏,人們可以憑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這是「容乃公」的含義。

    如果有人能為人們創造維持一個公平公正的生活環境,那麽他就會為人們所擁戴,成為人們中的王。所以,老子隨後總結道:「公乃王。」也就是說,隻有執政者能公正無私,托身於天下,做到周而不比、和而不同,才會成為天下之王。

    作為權力者,甘受約束,努力付出,他們到底會得到什麽?難道說他們是古代的活雷鋒,隻知道付出,不知道索取?其實不是的,老子在《道德經》裏也一直在強調,付出和回報是等價的。正因為如此,他才說出「故貴為身於為天下,若可讬天下」、「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這樣的話。

    要想成為王,必須有天的氣度、容量、法則,天是如何做的呢?這就又回到了《道德經》開始講的那一套上了:萬物作焉而弗始,為而不恃,長而不宰......,諸如此類的,等等。

    在古人看來,上天為世間萬物的生長提供了條件,卻不占有什麽,不炫耀什麽,如果它這樣做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它應該這樣做,它不這樣做,就沒有這個世界。所以,天在人們心中是最高的。

    天地不但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也為人們樹立了榜樣,人們從研究天地之間的規律著手,來研究社會事物,思考人類該怎麽辦。正是為此,有人才說中國古代的思想與製度是法天地的產物。

    天雖然是至高的,但也必須遵道而行,才會有功。否則的話,就會出現「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慘狀,像大禹時期發的那場大水一樣,像《聖經》裏描述的那場洪災一樣,天不按照常道運轉,就會給人間帶來災難,如果我們對比現在的一些自然災害,就會對老子講「天乃道」有著更為深刻的體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