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七章 自然者為上(四)(1/2)

作者:狼心蒼蒼字數:4716更新時間:2023-10-26 02:45:44

    [\"4。猶嗬,其貴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謂我自然

    「猶」指做事要謹慎,「貴言」是慎言,言以慎為貴,隻有言語慎重,不隨便承諾,才能做到守信。貴言不是不言,而是是惜言如金,要言之得當,說出來就要兌現。

    孔子一再對弟子們強調講話的時候要慎重,考慮好了再說,話講出來是要兌現的,不能信口開河的防空炮,隻有貴言、慎言,才能守信。明明做不到,卻要許願,明明沒做到,卻硬說做到了,這些行為古人是非常瞧不起的,亂放炮是有危險的。

    「而百姓謂我自然」,「我」指以道行事的執政者。執政者做事謹慎,遵道行事,言必有中,無論是權力者自己,還是普通民眾,覺得他服務社會都是應該的,是他的職責,他自己也從不自吹為人們做了多少好事,人們對他的感覺就是自然,一切都是平平淡淡,簡簡單單。

    這是這幾句話要表達的思想。

    「而百姓謂我自然」還有一種可能的講法,這裏的「我」指百姓自己。這樣,「謂我自然」的意思就變成了老百姓認為成功事遂是他們自己的功勞了,感覺不到執政者在裏麵所起的作用。

    這就與庚桑楚的故事差不多了,庚桑楚一看大家把豐收的功績歸於他,就開始緊張。這樣理解是非常有道理的,人們耕作離不開太陽,但是豐收了大家都覺得是自己勤勞耕作的原因,很少想到太陽的功勞。

    大約在十七八年前,我在一個合資公司裏工作,台灣的董先生來為我們做指導,他曾經說道:做領導的最高境界不是指導下屬如何做,把自己當權威,顯出一副無所不能的樣子。而是引導下屬思考,依靠他們自己找到做事的正確方法。大家把事情做好了,認為是憑自己努力做的,感覺不到你起的作用,這才是最高境界。

    董先生所講,與「而百姓謂我自然」的後一種講法差不多。

    《道德經》強調執政者要效法天道,在不知不覺中給人以恩惠,讓人們受益而不知,此之謂上德。效天法地是古人非常重要的一個思想,無論是老子還是孔子,到主張向自然界學習,通過研究自然法則,解決人類社會存在的問題。

    這一章從「太上,下知有之」到「百姓謂我自然」也說明了一個觀點:在一個國家政治清明的時候,老百姓不關心政治,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如果用這個觀點來衡量,一個國家關心政治的人越多,這個國家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就越多。

    關於貴言,孔子也多有論及,比如: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論語·為政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論語·裏仁》)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裏仁》)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論語·顏淵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