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八章 風雨出彩虹(二)(1/2)

作者:狼心蒼蒼字數:3316更新時間:2023-10-26 02:45:44

    [\"2.智慧出,案有大偽

    有些人把這句話作為反智的依據,這是不對的。

    「慧智出,案有大偽」是「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思想的延續,這種表述方式容易讓人把智慧和大偽聯係起來看,使人對智慧產生抵觸的情緒。今人和古人表達方式的不同造成了這種現象。

    「偽」與「真」相對,真仁是對你真好,假仁是對你假好,騙你的。沒有智慧的時候,也有偽,但那是小偽。小偽不但危害輕,也很難成功。要騙人就必須有智慧,傻子隻有被騙,騙不了人。世界上有了智慧之後,才會有「大偽」,越是有能力的人受不到約束,越可怕,所以人們主張要把權力關進籠子裏。「關進籠子裏」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實際的意思就是不給它為惡的機會。

    我們研究曆史會發現,越是對社會危害深的人,其個人能力就越強。智慧是一種力量,它本身無善無惡,可以用它來做壞事,也可以用它來做好事,關鍵是看掌握智慧的人的品行。正因為如此,中國的古人才不但強調個人的能力,更強調個人的道德,主張道德要跟能力匹配起來,使自己的能力為社會所用,而不是去危害社會。

    孔子說「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闡述的就是這種思想,「不稱其力」不是不重視它的本領。「驥」指千裏馬,既然已經是一匹千裏馬了,它的本領自然就不消說了,在這種情況下,要看重的是它的德,是否可用。如果這匹馬的性子不好,沒法子給人使用,那麽它越有力,越沒啥用,不好駕馭。

    把驥換成人也是一樣,個人能力越強,道德越差,就越要命。不但能要別人的命,也能要自己的命,曆史上這種例子太多了,就不舉了。

    孔子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君子勇而無禮則亂,小人勇而無義則盜。」孔子口中的君子就是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執政者,國君卿大夫之類的人物。孔子的這兩句話表明地位不同的人對社會造成的危害也不同。作為一般人,你最多破壞橋墩,很難使整座大橋傾覆,作為一個士兵,你最多拿著槍殺幾個人,卻無法發動一場戰爭,而一個將軍就不一樣了,他們要幹的事情通常是叛亂,從來不當單幹戶,要玩就玩大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