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章 不與眾人同(四)

作者:狼心蒼蒼字數:2828更新時間:2023-10-26 02:45:45
[\"3.眾人熙熙,若饗於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嬰兒未咳。累嗬,如無所歸 「眾人熙熙,若饗於大牢,而春登台」描述的是普通人的一種表現,他們沒有啥高的追求,以物欲與享樂為人生目標。 「大牢」即太牢。古代祭祀時,如果一起敬獻豬牛羊三種牲體,則稱之為太牢。如果隻有豬和羊,沒有牛,則稱為少牢(也有稱中牢的),如果隻有豬一味,稱特豕或者特豚。太牢隻能用在最高規格的祭祀上。正是基於這個原因,當一個宴會上,主人同時上齊豬牛羊三牲的時候,這個宴會的規格也被稱為太牢,屬於當時最高規格的宴會,相當於俺們的國宴,普通人對它的渴望,就像貪嘴的窮人之於法國大餐的那種感覺。 「春登台」是春暖花開的時候,到高一點的地方上去,享受一下和煦的陽光,欣賞一下四周的美景。古人非常會享受生活,當年孔子跟弟子們在一起談理想,談人生,曾皙說:「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舞雩是古人搭起的一種祭祀高台,春天的時候,穿上應季的服裝,到河裏洗個澡,到高台上曬曬太陽,吹吹春風,唱著歌兒回家,這種輕鬆自如的生活,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都喜歡。所以孔子聽完曾皙的理想,立馬羨慕地說:「吾與點也。」 「饗太牢」、「春登台」是古人的兩大頂端享受,作為一般人無不向往,見之而振奮。 「熙熙」指開心的樣子,老子用「眾人熙熙」來形容普通人對待享樂方麵的態度。 如果說眾人被物欲所吸引,表現是這個樣子,得道的人又是什麽樣子呢?老子這樣說:「我泊焉未兆,若嬰兒未咳。累嗬,如無所歸。」 「泊」的本義是船停靠在水邊。沒有出航的船停靠在水邊,隨著水波蕩來蕩去,無所適莫,由此引申出淡薄、恬靜的意思。在本章裏,「我泊焉」與「眾人熙熙」相對,就像我們十一的時候,許多人被堵在高速公路上,而某個人卻悠然自得的安閑在家的那種狀態。對比於眾人對物欲的渴望與追求,得道者則如世外之人,安之若素,不為心動。 古人占驗吉凶的時候,會灼燒龜甲,以龜甲的裂紋作為憑據,來推斷事物的發展,這些裂紋被稱為「兆」。事物隻有具備了發展的跡象時,龜甲才會顯示某種兆象,所以「兆」就引申出症候、跡象等等含義。 「我泊焉未兆」的意思是,對於眾人感興趣的那些東西,我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心靜如水,不起一絲漣漪,沒有眾人所表現出的興奮不已、開心的不得了的那些症狀。 「嬰兒未咳」,咳,小兒笑也(《說文》),「嬰兒未咳」的意思是,就像一個還不會笑的孩子一樣,保持著他的本真。一個還不會笑的孩子,餓了、渴了、不舒服了會哭,除此之外,不會有太多的要求,他們不懂得向世界過分地去索取。老子用這四個字表達得道的「我」的淳樸之心。 「累」,累是繩索,常用以捆綁罪人,所以古代稱罪人也作累囚。剛被釋放的罪人擔心不見容於家人,經常會表現出的那種瞻前顧後,不知道該向哪裏去的樣子,所以「累」也就延伸出沒有歸處,不知該去哪裏的意思。有人曾經形容孔子「累累若喪家之狗」,就是這個意思。 「累嗬,如無所歸」,這是對「我泊焉未兆」的繼續描述,因為對那些東西不感興趣,所以這人看上去就表現出了一種心無適莫,不知道該歸向哪裏的樣子。 有的版本做「累累」或者「傫傫」,意思一樣。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