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章 不與眾人同(五)

作者:狼心蒼蒼字數:2256更新時間:2023-10-26 02:45:45
[\"4.眾人皆有餘,我獨匱。我愚人之心也,沌沌嗬。俗人昭昭,我獨若昏嗬。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忽嗬,其若海。恍嗬,其若無所止 「眾人皆有餘,我獨匱」,這句話既可以理解為眾人在物質上的豐餘,自己在物質上的匱乏,也可以理解為眾人都有熱烈的追求,而自己心裏則空空蕩蕩,或者理解為眾人欲望過盛,而自己則意興闌珊。 這句話王弼本作「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把「匱」改作「遺」也沒啥,「遺」在在這裏借作「匱」,二者是一個意思。《禮記·祭義》中有句話:「居鄉以齒,而老窮不遺,強不犯弱,眾不暴寡,而弟達乎州巷矣。」「遺」在這裏就通「匱」,意思是讓「老人窮人生活都不會感到匱乏」。 作「匱」也好,作「遺」也好,這幾句話都是指我心平淡,對於世俗的那些欲望,保持著一顆平常的心。 「我愚人之心也,沌沌嗬」是對「眾人皆有餘,我獨匱」的總結。試想在現實社會的今天,如果大家都在追名逐利,一個人卻置身事務,幹著別人都不願做的事情,這是一幅什麽場景?嘴上誇他超脫、肚內笑他呆傻的人怕是不會在少數,就算是至親的人,也要被他氣得半死。所以,老子直接點出了這點:我(指這樣做的人)就是一傻子,昏昧無知。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我們現在說某人俗、是個俗人,都含有貶義的意味兒,在《道德經》中不能這幺看。《說文》上說:俗,習也。這個字就是指一般人的一些通常的習俗,並沒啥不好的意思。古人說「入國而問俗」,就是指到了一個新地方,先要了解一下當地的風俗,以便很好的跟人溝通,不要出笑話。老子在這裏說的俗人就是普通人。作為普通人,在過去他們對美食感興趣,也喜歡追逐時尚,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現在的人不也如此嗎? 老子在這裏用「俗人」與「我」對比,是為了強調「有欲」和「無欲」的差別與表現,這就是他在第一章說的「恒有欲也,以觀其繳」、「恒無欲也,以觀其妙」。這是對權力者的一種要求,希望他們從「恒有欲」和「恒無欲」兩個角度來思考問題,尋求答案。最終,指出權力者要異於眾人,克製私欲。 「俗人昭昭,我獨若昏嗬。俗人察察,我獨悶悶」都是以俗人的表現與我對照,寫出普通人與悟道者的不同表現,普通人顯得自己特聰明,啥都門兒精,啥都騙不了他們,而「我」則是糊糊塗塗,一幅癡癡呆呆的模樣。 「忽」和「恍」在此都指似乎、好像、若有若無、似有實無的那種感覺,「忽嗬,其若海」、「恍嗬,其若無所止」在此形容的還是道,指道像無邊無際的大海,一眼望去,沒有盡頭。在道的麵前,一切都顯得那麽渺小和微不足道,所以「我」才會有「獨若昏」、「獨悶悶」這樣的表現,根本不以常人的理想為念。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