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三章 爭在不爭中(三)

作者:狼心蒼蒼字數:2296更新時間:2023-10-26 02:45:45
[\"3.不自是故彰,不自見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長。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古所謂曲全者,豈語哉?誠全歸之 「不自是故障,不自見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長」的思想源自上一章。在上一章裏,老子指出了這樣做的危害,在這一章裏告訴人們應該如何做。 訾祐是範宣子的家臣,從範宣子他爹那一輩兒就輔佐他家,在範家的地位非常高,類似於諸侯國的上卿,個人能力也強,範宣子執政的時候,有個大事小情,經常請教他。不過,是人都有死的那一天,當訾祐的生命走到了盡頭的時候,範宣子非常傷感,對兒子範獻子說:鞅啊,過去咱們家有訾祐,我早晨晚上地向他請教,以執政晉國,也捎帶著管理咱們的家。但現在他老人家死了,你可咋辦啊?你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還不足,可又沒有合適的人來協助你,你說這可咋整? 範鞅說:您看我這樣做成嗎?平時做人一定恭恭敬敬,絕不偷懶,努力學習,遵守仁道,以道秉政,有事多跟大家商量,絕不敢以此賣好。即便我覺得自己絕對是對的,也不自以為是(私誌雖衷,不敢謂是也),一定在聽從了長者的意見之後,再來決斷。 老爹聽兒子這樣講,鬆了一口氣,說這樣我就可以放心了。 範鞅在這裏說的長者,不單是指年齡大的人,而且這人還得有能力,經驗豐富才可以。 範鞅的這段話可以讓我們對古人講的「自是」有一個大體的輪廓。「是」的小篆字體是上麵一個「日」字,下麵一個「正」字,意思就是「正,不偏斜」,由此引申出正確的意思。「自是」就是後人講的「自以為是」,誰的意見也聽不進去。 「障」是「彰」的通假字,「不自是故障」的意思是不自以為是才能為大家所接受,才能有機會顯露自己,否則會被大家所遺棄,也就沒有為人民服務的機會了。 有些版本把「自是」做「自視」,不管是「自視」也好,還是「自是」也好,都是古人思想的一部分,老子在這裏引用這些,是為了讓人們更好地理解,身為權力者,隻有不爭,隻有不以財富名利為念,才沒有人能跟它競爭。 「古所謂曲全者」,「古所謂」三個字告訴人們「曲則全」的思想並非老子獨創,而是有傳承的,它來自於之前的古人。 「豈語哉」,難道是白說的嗎?這三個字有的版本作「豈虛言哉」,一個意思,有「虛」沒「虛」差不多。 「誠全歸之」,啥全歸之?執政者最寶貴的是什麽?民心。「誠全歸之」就是說,如果執政者能委曲求全,一心為民眾服務,必將獲得全民的擁戴。 從最後這一段話可以看出,「為天下牧」要比「為天下式」合適一些。也可以看出「曲則全」的意思就是忍辱負重,不張揚,不惹人厭,要秉行中庸之道,為社會服務的意思。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