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三章 爭在不爭中(四)

作者:狼心蒼蒼字數:2824更新時間:2023-10-26 02:45:45
[\"4. 從開始講到現在,這一段算是一個總的總結,具體闡述的思想如下: 1)不爭,讓民為先。這個不爭,指作為最高的統治者,要不與民爭利,要創造機會,讓民生利。 當然,不爭也不是啥也不要,自己來做叫花子。因為古代從平民到大夫到國君到天子的利益都有章程來保障,不爭就是按照規矩來,不能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來謀私,多吃多占的不行。關於這一點,有一個故事可以帶給我們一些啟迪。 周厲王是古代一位標誌性的人物,古人在討論問題的時候,經常拿他來舉例子。這位老兄倒也沒幹啥驚天動地的大事,唯一的愛好就是喜歡錢財。為此他聘請了一位特別會斂財的大臣,名字叫榮夷公。這位榮先生是榮國國君,對於聚斂特別有一套。 古代的土地非常多,多到今天的人難以想象的程度。土地多,人少,能開辟出來的,大家拿來種地,開辟不出來的,大家把它當獵場漁場。無論王室還是國君,隻對田地裏麵的出產收稅,古代老百姓的負擔不是很重,每年把大約十分之一的糧食交公,按照製度出幾天的徭役,剩下的時間可以自己支配,打打獵,捕捕魚啥的,收獲的東西都是自己的。 名義上全天下的土地都是周王的,實際上也就這幺一說,那些山林丘陵,誰愛去誰去,沒人管。 榮夷公就抓住了這幺一個空子,宣布這些土地都是王室的,屬於周厲王,大家以後去打個柴、抓個兔子、釣個魚啥的,得給王室交稅。 這是從來都沒有過的事情。對此,人們議論紛紛,大臣們也都勸。周厲王財迷心竅,就是不聽。對此,大夫芮良夫評論說:王室大概要完蛋了。天下的財富為百物所生、天地所載,歸天下人所有,是用來養活天下人的。王的職責就是合理地分配這些財富,讓人也好、神靈也好,都能拿到自己該有的一份兒,以便能好好的生活。因為大家對財富都看的比較重,立場有時候又不同,即使你力求公平、公正,盡心盡力地去做,還可能招來埋怨,何況自己放棄職責,去跟老百姓爭財奪利呢?普通人貪占不屬於自己的財物還被稱為盜呢,周厲王這樣幹,早晚倒黴。 這個故事的結局是,三年之後,周厲王被國人拎著棒子趕跑了,流亡到了彘地,從此之後的王室進入了沒有君王的時代,由周公和召公輪流執政,史稱「共和執政」。 這個故事不但告訴人們古代權力的職責,也很好地詮釋了古人思想中不爭的含義。 2)要克製自己的私欲。隻有能克製住自己心中的那份貪欲,才能做到不爭。 3)要克盡己責,不以功為功,要以天地為榜樣。 以上為聖人之種種做法,作為後人,要研究聖人的事跡,學習他們,效法他們,這是老子著《道德經》的目的。當然,他的學生不是像我輩一樣的普通百姓。隻有這樣理解,才能與「古所謂曲全者,豈語哉?誠全歸之」相合,「全歸之」指民心歸向,統治者最大的本錢,就是民心。有了民心才能為社稷主、為王。 注: ①王弼本本章為:曲則全,枉者直,漥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2),上卷,頁55至56。 ②世傳本中,本章為第二十二章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