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九章 君權須民授(一)(1/2)

作者:狼心蒼蒼字數:3892更新時間:2023-10-26 02:45:45

    [\"第二十九章  君權須民授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培或墮。是以聖人去甚,去泰,去奢。

    我們今天講,權力隻有經過民授才是合法的。中國的古人沒有清晰地提出這樣的理念。雖然如此,對於這個問題他們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權力隻有獲得民眾的認可才有存在的基礎,否則的話,就是以人民為敵。

    1.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齊桓公死了之後,宋襄公非常希望自己能繼齊桓公之後,成為第二任霸主。身為國君,有這種願望是正常的,但是他的做法卻有些問題。如果用老子的話講,有點屬於強取,算是「為者」與「執者」序列裏的。魯國臧文仲聽說宋襄公也想學齊桓公會和諸侯,給他下了一個十二個字的評語:「以欲従人,則可;以人従欲,鮮濟。」

    臧文仲這幾句話的意思是,你想當霸主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應該以自己的欲望來順從他人。怎麽順從?就是你喜歡吃肉,要想到別人也喜歡吃肉,然後創造機會,讓大家都能吃上肉。再延伸一點,就是當霸主可以,但你要有能力解決別人的難題,你的德行要能服眾,當大家覺得你夠資格的時候,你自然就會成為霸主,眾諸侯的領袖。如果不是這樣,霸王硬上弓,非逼著大家承認你是霸主不可,那就不成了,那屬於以人從欲,自己愛吃肉,把別人碗裏的肉搶自己碗裏。

    臧文仲話中體現出的思想,就是老子本章要闡述的。

    在古人的理念裏,一個人成為天下之王是長期積善行德來的,而且這種積善行德還必須像太陽照耀大地一樣,普照萬物,不私一人,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如果有心去取天下,就不成了。天下是神器,所謂「神器」就是不可人為的意思,要由神來決斷。

    「器」指禮器,王有屬於王的禮器,代表著他的身份,諸侯有屬於諸侯的禮器,代表著他的身份。「神器」就是指王器是由神賜予的,「神器」二字所反映出的這種思想,我們現在稱之為天命論。

    早期的天命論思想是這樣的:王是上帝在人間的代理,他負責以上帝的理念,按照一種特定的製度管理人間事物,讓神、人各得其所,如果他不肯好好地為人們服務咋辦?神會怎麽處理?在這種天命論思想體係裏,神雖然很牛,卻有一批不怎麽牛的主人,他們就是人間接受王統治的人民。王做的怎麽樣,人民的體會最深,人民覺著在位的王好,神就會覺得他好,讓他繼續服務下去;人民如果覺著這位王非常差勁,神就會讓他滾蛋,沒收他為人民服務的機會。上天懲罰不稱職的帝王並不是親自動手處置他,也是通過人民的手來實現,讓人民拋棄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