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章 瓜熟蒂始落(一)(1/2)

作者:狼心蒼蒼字數:4176更新時間:2023-10-26 02:45:46

    [\"第三十章  瓜熟蒂始落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強於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居,楚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強焉。果而毋驕,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謂果而不強。物壯而老,是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在許多時候都在講,聖人怎麽做,如何才能成為合格的國君,合格的王,作為執政者為什麽應該節製自己的欲望。像這一章這樣,談作為人臣,該如何以道輔佐君上的章節,很少。

    上一章老子談的是神器不可為,為者敗之,執者失之,這一章則從人臣的角度講,該如何協助君王獲得天下,鞏固天下。

    1.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強於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居,楚棘生之①

    「以道佐人主」比較好理解,關於道前麵已經講了很多,無論是臣子也好,還是君王也好,都要接受製度的約束,為向人們提供一個公平合理的生產生活環境而努力。作為臣子,佐人主是他的職責,關鍵是如何佐,這才是這幾個字的重點。

    作為人臣,「以道佐人主」就是要以「道」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的君王,不能瞎出主意,動不動今天滅這個,明天滅那個,老琢磨著國家變成一架狂熱的戰爭機器,搞得自己像個戰爭狂。

    「不以兵強於天下」反映的是古人的戰爭思想。古人反對啥事都用武力解決,下麵有一章老子也談到,「唯兵不詳」,戰爭作為一種工具,一種解決紛爭的手段,它意味著流血,意味著要用生命彌合彼此間的縫隙,是一種不祥之物,人們在動用它的時候,一定要慎之又慎。

    當然,「不以兵強於天下」並不是什麽仗都不打,別人欺負到家門口了還裝孫子,這就不好了。而是要衡量形勢,隻要有比戰爭更好的解決手段,就不能采用戰爭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要綜合考量。

    春秋時期,楚王帶著軍隊來到鄭國,子產建議子西說:現在大家都厭倦戰爭了,各諸侯國正思量著搞息兵大會,楚國在這個時候來了,很不得人心,不可能堅持太久,咱們幹脆關起門來,讓他們過一把癮吧。

    子西采取了子產的建議,閉門堅守,搞堅壁清野,結果楚國軍隊興師動眾一番,隻抓了九個沒來得及進城的老百姓回去了。

    子產可以說是深通「唯兵不詳」之道的人。戰爭的唯一原料就是人民的生命,一場戰爭下來,這個世界上將失去多少鮮活的生命?人類社會必須對戰爭進行不斷地反思,世界離戰爭越遠,離幸福就越近。

    「其事好還」,蘇軾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聖人用兵皆出於不得已,非不得已而欲以強勝天下,雖或能勝,其禍必還報之。楚靈(王)、齊湣(王)、秦始皇、漢孝武,或以殺其身,或以禍其子孫,人之所毒,鬼之所疾,未有得免者也。(高明《帛書老子校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