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章 瓜熟蒂始落(二)(1/2)

作者:狼心蒼蒼字數:4980更新時間:2023-10-26 02:45:46

    [\"2.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強焉。果而毋驕,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謂果而不強

    那麽,「不以兵強於天下」,應該怎麽辦呢?老子回答到:善者果而已矣。

    「善者」可以指「以道佐人主」者,也可以指以道治天下的人主,前麵的章節中有「故善人,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也」之語,這兒的「善者」同「善人」是一個意思,都是指得道之人。

    對於研究《道德經》的人來講,「果」又是一個難題。王弼認為:果,猶濟也。言善用師者,以濟難而已矣,不以兵力取強於天下也。——《王弼集校釋》

    高亨先生援用《爾雅·訓詁》的解釋,說:「果,勝也。」果而已猶雲勝而止也。

    河上公認為「果」是果敢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善用兵的人「當果敢而已」①。

    無論哪種講法,都說明大家對「果」的理解出現了分歧。那麽,這個字究竟是什麽意思呢?該怎麽解釋才能合乎老子的思想?

    「果」的本義是樹木的果實,而果實隻有成熟了之後才可以食用,不熟的果子強摘下來也沒啥用處。所以「善者果而已」的意思就是,在對待用兵這件事情上,要順其自然,就像瓜熟蒂落一樣,不能用強,不能亂來。正因為如此,老子才在下麵接著說「無以取強焉」,不能硬來,強摘的果子苦澀難咽,勞而無功。

    這個「果」字,隻有這樣理解,才能承接上下句之間的語義,強調的是無為思想在戰爭中的一種體現,這與《道德經》一貫的主張也是吻合的。

    那麽,古人認為什麽情況下才能動用兵力呢?對此,《尉繚子·武議》中有一段論述,可以給我們做參考:「凡兵不攻無過之城,不殺無罪之人。夫殺人之父兄,利人之財貨,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盜也。故兵者所以誅亂禁不義也。兵之所加者,農不離其田業,賈不離其肆宅,士大夫不離其官府,由其武議在於一人,故兵不血刃,而天下親焉。」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凡戰爭中主動一方,無論自己多麽強大,都不能去攻打沒有過失的城池,不能殺戮無罪之人,凡是為了謀奪別人的財產子女而發動戰爭的,都屬於強盜行為。軍隊是一種懲罰暴虐不義的手段,它要攻打的,是那些殘害人民的暴君。所以大軍到處,老百姓該在地裏做活的,就在地裏做活,該在市場裏做生意的,還在市場裏做生意,他們不會去幫助那些禍害自己的執政者。

    關於這一點,孟子是這樣認為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啥國界疆域的,都是瞎掰,軍隊就是用來解決老百姓困難的,哪裏的老百姓遭遇到虐待,就去哪裏幫助他們,所謂「解民於倒懸」就是這樣,攻擊別國,就像把這個國家的人民從倒吊著的狀態下解下來一樣,——人總被頭朝下吊著多難受?

    當然,這樣做之前,先得保證自己國家的老百姓生活得都很好,然後再去設法解決別人的困難。如果自己國家的孩子還上不起學,老人還看不起病,就大把大把地向外撒錢,這就不對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