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五十九章 石頭砦(1)(2/2)

作者:一玄字數:4272更新時間:2022-06-19 05:16:10

    唐菁菁道:“法慧師傅,請您給我們講講正覺寺的故事吧?”

    法慧師傅道:“正覺寺的曆史非常久遠。傳說有一僧人自天竺雲遊至資威交界的白雲峽,雷雨傾盆而至,忽見山腳下有一岩洞,遂洞中避雨。他自洞中望去,雨簾外呈現“群山環拱,如蓮花聚”奇景。爾後,在此建寺修行,成為一代高僧。”

    步入正殿,村支書告訴說:“咱們這正覺寺最珍貴的是佛祖的三身像。文.革時,生產隊長楊誌光發動群眾到山上砍竹子,將竹條編成‘篾巴折’,然後釘在木頭上架在佛像周圍,再在‘篾巴折’上張貼報紙和一些文件。當紅衛兵來時,院裏的人便說,大殿已經改成了會議室,佛像都被拆了。這才將佛祖法身、報身、應身3尊佛像保住。”

    唐菁菁道:“發水師傅,什麽是佛祖法身、報身、應身呢?”

    法慧師傅道:“法身沒有相,淨土宗裏麵講的常寂光就是法身。報身是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性德無量無邊無數無盡。應身是他受用,應身是應化,在十界、在六道,眾生有感,佛就示現,佛示現這個身叫應身。”

    嚴陵散人圍繞佛像仔細觀察。問:“法慧師傅,這個佛祖的像一直都在這裏的嘛?”

    法慧師傅道:“是啊,自從我進入寺廟以來,佛像就沒有移動過。”

    嚴陵散人與法慧師傅反複研究三尊佛祖塑像。村支書怕大家無趣,就把王儀涵和唐菁菁、焦集芳散人引領到閣樓上去吃茶。因為主持法慧師傅沒有一起來,所以,沒有得到“請上座”和“吃好茶”的隆遇。仨人就端著半瓶礦泉水在方桌上歇息。

    在僻靜處,有一位著青衫的中年人,坐在那裏入神地看一部厚厚的書。王儀涵走近前看,卻是《資治通鑒》。認定他是位高人,便問:“先生從哪裏來?為啥在這荒僻小廟裏讀這類書?”

    他看了看儀涵,笑道:“我暫時賦閑在家,來寺裏讀讀書而已。”

    王儀涵說:“賦閑之人卻讀《資治通鑒》,想必先生應是胸懷天下而心憂百姓的高人吧?”

    他說:“哪裏,我隻是個閑人。工作不是人生的第一,更不是唯一。當需要我的時候,我快樂工作,健康生活;當不要我的時候,我健康生活,快樂工作!”

    王儀涵道:“能做到‘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者,非常人也!向您學習、致敬!”

    他笑了:“人各有誌,且看機遇。其實江湖非遠,居廟堂者若憂其民,則廟堂即在江湖;廟堂非高,處江湖者若憂其君,則江湖即是廟堂。所謂知進退,明是非,或是或非,或進或退,在君一念之間。”

    王儀涵終於覺悟,決定要為自己的理想信念孜孜不倦地辛勤付而不悔。有詩為證:

    午後閑遊真覺寺, 何愁山險路不平。

    千年古刹林間坐,一介狂生嶺上行。

    佛祖拈花知佛意,閑人讀史鑒閑情。

    眼前美景君須愛,記住瞬間亦永恒。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穹窿八部.古砦迷霧》第一百五十九章 石頭砦(2)??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