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70章:寡人的偶像來啦?(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624更新時間:2022-07-11 18:15:49

    那個“許①”是一種地形平坦的地形,有多條水係進行環繞,最大的河係是穎水。

    多河係的地方缺少不了茂密的各種植物,尤其是森林進行覆蓋。

    因為這片區域是平原,再來是有很多的水係能夠利用,無疑在天然上是進行農耕的好所在,許人千辛萬苦的開辟,後來鄭國盯上了許國,許國沒有及時發現鄭國的狼子野心肯定是要完,給搶先溜了。

    呂武過了洧水看到的是一片又一片的耕田,該區域的城邑數量也著實是不少,散落在曠野的“邦”更是有點多,親眼見識到才能理解鄭國夾在晉國和楚國中間,怎麽還能堅持那麽久了。

    “此處原為許國之土。”士匄看來是做過功課的。

    許國現在跑哪去了?他們舉國搬家到了現代的葉縣附近,以目前的疆域劃分來判定,那個地方其實就在蔡國的邊上。

    呂武說道:“我聞鄭國欲在南建‘長城’以便抵禦楚軍?”

    沒有鏈接起來,隻有城牆麵一直延伸的防禦鏈一概稱呼為長城。

    最先修建“長城”的是魯國,他們想依靠這個辦法來阻擋齊國的入侵。

    春秋前、中期被諸侯們遺忘了的燕國(北燕),他們是在北邊第一個搞修建“長城”的國家,用來抵禦東胡。

    齊國則是第一個將“長城”修建長達百裏以上的國家,不是修建用來防禦北方的胡人,而是用來阻擋秦軍,結果被秦軍從北麵繞路,整得那條耗費巨資的“長城”給白建了。(高盧雞要是知道這段曆史,還修馬奇諾防線嗎?)

    士匄說道:“鄭之底蘊遠超我所料。”

    他的那個“我”所指的是晉國。

    鄭國是個善於投降的國家,以春秋的社交規則其實沒有建造“長城”的必要,敵人來了投降再奉上賠禮也就行了。

    呂武說道:“由此可見,鄭此次心誌頗堅。”

    防禦設施可不能隨便建的哦。

    與選擇地形什麽的無關,態度上的表現則是極其明顯。

    一個國家修建防線來防禦鄰國,充分表達出對鄰國的不信任,防線開始修建的那一天起就會被鄰國視作含有敵意。

    士匄當然希望鄭國在與楚國相鄰的區域修建“長城”,能夠使得鄭國耗費龐大的人力物力。

    他隻想到了上麵那一層,忽略了一旦鄭國將楚國這邊的“長城”修起來,南邊的安全有保障之後,可以將更多的軍隊用在其它方向。

    呂武要的是鄭國的態度,其它就不是他現階段該思考的事情了。

    他們距離“許①”約五裏時,視線可及的地方有著一座龐大到不像樣的軍營。

    那是先行抵達的楚軍所建立的營盤。以營盤的規模來看,好像遠不止能夠容納進十萬人,安置二十萬人根本綽綽有餘。

    楚軍搭建營地的位置好像是農耕區域?

    事實上,北上的楚軍是沒有攻打鄭國的城邑,他們卻是在到來之後將屬於鄭人的農作物給收割了,又在原地給搭建營寨。

    自家東西被搶的鄭國貴族敢怒不敢言,很害怕多嗶嗶幾句招惹來楚軍的暴力對待。

    呂武先是下令讓全軍止步,後麵又派出騎兵前往實地偵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