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71章:軍容之盛(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434更新時間:2022-07-11 18:15:49

    這一次南下的晉軍數量並不多,陰氏出動了三個“師(合22500)”和一萬騎兵,範氏、荀氏(中行氏)、魏氏、解氏、趙氏各自出動兩個“旅(合15000)”,又是公族又是卿族的羊舌氏出動三個“旅(合4500)”,再加上其餘公族和中小家族一共一個“軍(合37500)”,總計七萬九千五百兵力。

    要是再算上隨同出發的屬民(民伕),南下的晉人也就是差不多十萬出頭的樣子。

    以往晉國四個軍團齊出,光是一線戰鬥人員的數量就達到十五萬,算上隨軍屬民和奴隸就更多了。

    春秋時期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窮兵黷武的年代,近乎於所有人力和物力都是投入到軍事上麵,能夠像晉國這樣暴兵的諸侯國則不多。

    另一個動輒征召出十幾萬部隊的國家是楚國,還經常一打多,又或者是分兵幾路,一路軍起碼有個三五萬的軍隊,多的則是超過十萬以上軍隊。

    在齊國沒有遭到肢解之前,他們動用兵力最多的一次達到十七萬,隻是裏麵大多濫竽充數,僅有三萬多能算正規軍隊。

    另一個變成傀儡國的秦國,他們要是沒有玩暴兵流的話,陰氏想控製還沒那麽容易。

    前一代秦君嬴石玩無差別暴兵流,一下子出動二十多萬人給掏空了秦國,有膽子又敢上戰場的秦人不是戰死就是被俘,合該有後麵的下場。

    當下更多的諸侯國,像是衛國、魯國之流,他們最巔峰時期出動的軍隊也就三萬多。這個也是他們至少還存了一些理智,沒有根本未經過訓練的平民上戰場送命。

    鄭國和宋國一般隻打防禦戰。對軍事有所理解的人都知道一點,主動進攻和被動防守在可用兵力上存在很大的區別,一般是防禦方各種參戰的成份很混雜,到了必要時刻誰都得頂上,造成不太好去計較參戰人員的素質,數量則是肯定會比較多。

    在目前這個時間階段,八成以上的諸侯國能夠出動的兵力一般在兩三千或者更少,他們被稱呼為“百乘之國”,也就是一乘戰車會搭配二十五名步兵,全國能集結的士兵不超過三千。

    像是什麽“千乘之國”就是能夠征召三五萬士兵,到了“萬乘之國”基本就是在瞎幾把吹牛逼了。

    當然了,春秋時期的戰爭一般也就是數千對數千的居多,兩大霸主對壘出動的兵力會多一些,其餘國家根本玩不起霸主國的陣仗。

    以為現階段作為霸主的晉國和楚國有那些兵力就牛逼了嗎?那是不知道到戰國時期,不強大的國家一次次都能出動十萬以上的軍隊,強國暴兵三五十萬極可能每幾年都要來一次。

    呂武帶來的軍隊就那麽多,質量方麵則是有值得說道的地方。

    站在箭塔之上觀看晉軍列陣推進的楚國君臣,以及為了看熱鬧擠在營寨欄柵處的楚國士兵,他們看到的是北邊突然變得光芒大作。

    別誤會,不是太陽從北邊生起。

    現在的時辰應該是臨近正午?

    從遙遠天際照射過來的陽光,它們灑在了晉軍士兵身上的鐵甲,甲胄的甲片肯定會將光粒子反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