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章 與老師們交談(1/3)

作者:閆文盛字數:6298更新時間:2019-09-21 01:52:31

    1、電話那端的聲音並不連貫,似乎總是處於沉思的狀態,而要將沉思的結果表達出來也略顯費力,我熟悉並且喜歡這種表述方式,因為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們就是以這種方式進行交流的。我說的不是同一人,至少有兩位或者更多,三位,男性,既是長輩又是同行。差不多有十年,我就是這樣過來的。這樣一說,我都能看到時光的影像了。曲折蜿蜒的,充滿了夢想卻又平淡至極。我所能看到的還遠遠不止這些。孤單的,瑣碎的,流離動蕩的歲月,它們一度在我的內心裏凝結,就是想要把它們訴之於眾都找不到出口。這是一些隱秘的部分,與生活中的大起大落不同,它們更趨近於在無人的時分被暗自回顧。而這些年裏,我無論怎樣變遷,都還沒有離開過對往事的回溯。我的文字,也是以這些作為支撐。

    當然,即便是隱秘,它們也還不是苦痛,更多的時候,我能想起這些時光是怎麽構成的。夜晚柔和的燈光,桌麵上鋪開的書頁,正在進行的某一項事業,剛剛碰到的某些事,自己喜歡的某個人,都是一種難得的契機,由他們作為牽引,把交談的時刻無限止地放大了。還有剛剛讀到的某些書,正在經曆的某種病痛,也都是我們交談的內容。無一例外地,這些交談可以延續到很長,兩、三個小時,甚至感覺中是整個夜晚。當然,在此之前,我們認識的時間也足夠長了,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了。就是像這種交談的次數也足夠多了,三次、五次,甚至數十次,或者上百次,有時就是依賴這長長的電話線,有時卻是麵對麵的傾談。到後來,我都已經忘記這些交談的由來了,連帶那些背景,也都歸於模糊。

    到後來,我就隻記得這種交談的輪廓線了。

    但是,每逢春天降臨,萬物複蘇,我身體裏一些沉眠的部分就會蘇醒。借助於閱讀,一些行將消散的部分也會悄悄地歸攏。在這樣的時候,我能感覺到自己心裏的悸動。在此之前,那些無所芥蒂的時光已經不同程度地逝去,因為忙碌和世俗的生活像一隻喜歡咬人的巨獸,它們準備吞噬掉安詳的夜與白晝,吞噬掉那些所存無幾的激情。它們還吞噬掉真誠無羈的性情,吞噬掉彼此毫不設防的心境。就是在後來,我們交談的時間開始縮短了,次數也在減少。就是在那些日子裏,世事更迭,人生變幻,我們肩頭的負累被加重並漸漸地被意識到了。在不同的場合下,不同的時候,我們會遇到那些曾經的老師們。但這樣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就是在很久之後,我才回想起這種變化,並且暗自感歎那些附加在自己身上的部分越來越多。這樣的日子是怎麽形成的?因為已經無跡可尋,很多時候也已經找不到了。

    2、客廳很寬敞,但采光不好,四麵的牆把光線都擋回去了。我們坐在沙發上,彼此不一定離得很近,但談論的話題卻是雙方都感興趣的。我在這樣的地方逗留過多次,那時候我還很年輕,尚且沒有離開家鄉呢。但這裏離我的家鄉有一段路程,每次過來,都要乘坐兩個小時汽車,然後輾轉大半個城市,才能抵達這個所在。通常我會打電話預約,為了這次談話,至少提前一到兩天就做好準備。我把自己一段時期以來的詩稿打印出來,裝在一個文件袋裏。那時我尚且沒有學會寫散文和小說呢,但已經開始醞釀。我的生活有些封閉,虛構的能力也還不具備。所以,這樣的交談有助於消化和吸收,我們談論詩歌與故事,談論為什麽寫作,以及寫作者的人生。諸如此類。有一段時期,我們還堅持通信,我向他寄稿,他對我提出問題。他甚至羅列了一個很長的提綱,針對寫作中所遭遇的疑惑,要同我做出深遠的探討。這應該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後期。我二十來歲,而我的這位老師,早已四十多歲了,他的孩子剛剛考取南開大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