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節 佛鄉情(1/3)

作者:王曉玉字數:7764更新時間:2019-09-21 02:41:55

    浙東山區的夏天雖說不上暑氣逼人,可是中午時分也還是有點兒悶熱。坐著開了一上午的會,下午休息,我就在沿街兩排小攤子中間溜達起來。選中這個古稱“剡縣”今名“新昌”的地方作會址,大概就因為這是浙東新辟的遊覽區吧。縣城東數裏就是供奉浙江第一大石佛的“大佛寺”,往南登攀即可直上天台山。我盤算著怎麽安排我的日程。這裏正巧是我的“婆家”,老公爹至今還在離縣城三十裏外的一個小山村裏。愛人囑我一定要去看望父老鄉親。可是時間很倉促,天台山可以暫且不遊,久聞其名、屢訪不成的大石佛卻牽著我的心。怎麽安排呢?我盤算著。

    一簍晶瑩的水蜜桃引起了我的注意,白中帶黃卻又微微透紅的色澤,使我禁不住蹲下身子,輕輕地拈起了一個。

    “多少錢一斤?”我問。

    沒有回答。賣桃的是一個學生模樣的青年,坐在街沿上,捧著一本書,看入神了。我再問一句,他頭也不抬地回答:

    “五分一個,錢放在旁邊紙盒裏就行。”

    “啊呀,多多頭!”我驚喜地喊。

    他猛一抬頭,馬上認出了我,把書一合,站起來親親熱熱地喊了一聲:“小舅媽!”

    他長得比我高多了。那浙東人特有的厚嘴唇上已經有了一層淡淡的茸毛,儼然是個小大人了。我問他今年有多大了,他笑著說:“您七八年來時我剛過十五,今年都十九足歲啦!我還欠舅媽一筆債呢!”

    我想起了四年前的那個晚上。在昏暗的油燈下,我給他講解了幾篇古文,然後約定第二天上午由我幫他補習漢語語法,下午由他陪我遊大佛寺。可是第二天一早,隊裏派他爺倆去采石場拉石料,多多頭隻好跟他爸爸拖著板車上了路。我醒來時隻在床頭見到了他寫得工工整整的一張紙條:

    “小舅媽:您回上海後千萬給我寄些書和資料來,我想升高中。”

    我後來知道,他考上了縣城高中。問起他今年的高考成績,他說是過了重點大學的分數線,正在等候錄取通知。

    “你怎麽還來這裏賣桃,家裏……?”我疑疑惑惑地問。

    “家裏多得吃不了,這東西又放不久。”他一麵把手裏的書塞給我,一麵挾起果簍子說,“我去去就來,舅媽您等一等。”

    我翻了翻那本書,原來是本《新昌縣誌考》。

    他回來叫沒有了果簍子,卻推著一輛嶄新的自行車,車前的網籃裏裝著十幾個桃子。“我送您去大佛寺。”他說,“新修了一條公路,您坐在車後,一下午保證遊完全部名勝古跡。”

    “真想還債哪?小鬼頭!”

    他有點靦腆地笑了。

    一出縣城,就感到山區的習習涼風迎麵撲來。新修的盤山公路,一邊是幽穀,一邊是石壁。石壁如同一長排新刷了湖綠色油漆的石屏風,清新而潔淨。多多頭告訴我,這裏的山石,是由中央農林部直接管轄的,非經特殊批準不得開采。它有著一種天然的淡淡的綠色,還帶著隱隱的條紋,有的像太湖的淺波,富春江的流水,有的像一幅幅山水畫。尤其可貴的是,它不僅具有大理石般的秀麗,而且兼有花崗岩的堅硬,抗得起捶,經得起壓,是一種極理想的建築材料。

    多多頭從前麵遞過一一隻幾乎透明的大蜜桃來。我問起那隻果簍子,他說交給一個家在縣城的同學了,放在他家屋門口,賣掉幾個是幾個,賣不掉就請他們家吃掉。我問這自行車,他說是去年家裏包管果園超產得獎買的。我吮吸著蜜甜蜜甜的桃汁,再問:“你當年拉的板車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