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答曹聚仁先生信(2/2)

作者:魯迅字數:5290更新時間:2019-09-21 04:50:55

    一九三四年五月,汪懋祖在南京《時代公論》周刊第一一○號發表《禁習文言與強令讀經》一文,鼓吹文言,提倡讀經。當時吳研因在南京、上海報紙同時發表《駁小學參考文言中學讀孟子》一文,加以反駁。於是在文化界展開了關於文言與白話的論戰。同年六月十八、十九日《申報自由談》先後刊出了陳子展的《文言--白話--大眾語》和陳望道的《關於大眾語文學的建設》二文,提出了有關語文改革的大眾語問題;隨後各報刊陸續發表不少文章,展開了關於大眾語問題的討論。七月二十五日,當時《社會月報》編者曹聚仁發出一封征求關於大眾語的意見的信,信中提出五個問題:"一、大眾語文的運動,當然繼承著白話文運動國語運動而來的;究竟在現在,有沒有劃分新階段,提倡大眾語的必要?二、白話文運動為什麽會停滯下來?為什麽新文人(五四運動以後的文人)隱隱都有複古的傾向?三、白話文成為特殊階級(知識分子)的獨占工具,和一般民眾並不發生關涉;究竟如何方能使白話文成為大眾的工具?四、大眾語文的建設,還是先定了標準的一元國語,逐漸推廣,使方言漸漸消滅?還是先就各大區的方言,建設多元的大眾語文,逐漸集中以造成一元的國語?五、大眾語文的作品,用什麽方式去寫成?民眾所慣用的方式,我們如何棄取?"魯迅這一篇雖分五點作答,但並不針對曹聚仁來信所提的問題。他在同年七月二十九日致曹聚仁的另一信中曾針對這五個問題作了答複(見《魯迅書信集》)。

    (2)曹聚仁(1900-1972)浙江浦江人,作家,曾任暨南大學教授和《濤聲》周刊主編。

    (3)羅馬字拚音泛指用拉丁字母(即羅馬字母)拚音。一九二八年,國民黨政府教育部(當時稱大學院,蔡元培任院長)公布了"國語羅馬字拚音法式"。這個文字改革方案由"國語羅馬字研究委員會"的部分會員及劉複等人製定,趙元任是主要製作人。這種方案用拚法變化表示聲調,有繁細的拚調規則,比較難學。一九三一年,吳玉章等又擬定了"拉丁化新文字",它不標聲調,比較簡單;一九三三年起各地相繼成立各種團體,進行推廣。

    (4)趙元任江蘇武進人,語言學家。曆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專任研究員。著有《現代英語之研究》、《國語羅馬字常用字表》等。

    韋素園墓記韋君素園(2)之墓。

    君以一九又二年六月十八日生,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卒。嗚呼,宏才遠誌,厄於短年。文苑失英,明者永悼。弟叢蕪,友靜農,霽野(3)立表;魯迅書。

    注釋:(1)本篇寫成於一九三四年四月,據作者一九三四年三月二十七日致台靜農信:"素兄墓誌,當於三四日內寫成寄上";又作者同年四月三日日記:"以所書韋素園墓表寄靜農。"(2)韋素園(1902-1932)安徽霍邱人,未名社成員。譯有果戈理中篇小說《外套》、俄國短篇小說集《最後的光芒》、北歐詩歌小品集《黃花集》等。

    (3)叢蕪韋叢蕪(1905-1978)安徽霍邱人,未名社成員。譯有陀思妥也夫斯基長篇小說《窮人》、《罪與罰》等。靜農,即台靜農,安徽霍邱人,未名社成員。著有短篇小說集《地之子》、《建塔者》等。霽野,即李霽野,安徽霍邱人,未名社成員。著有短篇小說集《影》,譯有安特列夫劇本《往星中》、《黑假麵人》等。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