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章 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3/3)

作者:魯迅字數:7612更新時間:2019-09-21 05:20:46

    (4)吳稚暉參看本卷第108頁注(42)。他早年曾留學日本。

    (5)西太後即慈禧太後(1835-1908),滿族,名葉赫那拉氏,清朝鹹豐帝的妃子,同治即位,被尊為慈禧太後,成為同治、光緒兩朝的實際統治者。

    (6)吳稚暉和公使蔡鈞大戰一九○二年(清光緒二十八年)八月間,我國自費留日學生九人,誌願入成城學校(相當於士官預備學校)肄業,由於清政府對陸軍學生頗多顧忌,公使蔡鈞堅決拒絕保送。於是有留日學生二十餘人(吳稚暉在內)往公使館代為交涉,蔡鈞始終不允,發生衝突。後來蔡鈞勾結日政府以妨害治安罪拘捕學生,遣送回國。

    (7)章太炎在《民報》第十九號(一九○八年二月)發表的《複吳敬恒書》中說:"為蔡鈞所引渡,欲詐為自殺以就名,不投大壑而投陽溝,麵目上露,猶欲以殺身成仁欺觀聽者,非足下之成事乎?"又在《民報》第二十二號(一九○八年七月)發表的《再複吳敬恒書》中說:"足下本一洋奴資格,迮而執贄康門,特以勢利相緣,……今日言革命,明日言無政府,外嬖大閹,忘其雅素……善箝而口,勿令舐癰;善補而褲,勿令後穿,斯已矣。此亦足下所當自省者也。"(按吳稚暉投河被救後,在他衣袋裏發見的絕命書中有雲:"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亡國之慘,將有如是!諸公努力,仆終不死!")。

    (8)吳稚暉在《東方雜誌》第三十三卷第一號(一九三六年一月一日)發表的《回憶蔣竹莊先生之回憶》,其中對於"獻策"一事多方辯解,說是"本來盡有事實可以代明,然而章太炎吃了這番巡捕房官司,當然不比跳在陽溝裏,他又能扯幾句範蔚宗(按即《後漢書》的作者範曄)的格調,當然他的文集,可以壽世。他竟用一麵之詞,含血噴人。"在文末又說:"從十三年(按即一九二四年)到今,我是在黨(按指國民黨)裏走動,人家看了好像得意。他不願意投青天白日的旗幟之下,好像失意……今後他也鼎鼎大名的在蘇州講學了。黨裏的報紙也盛讚他的讀經主張了。說不定他也要投青天白日旗的下麵來,做什麽國史館總裁了。"(9)《解辮發》作於一九○○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文中所說"共和二千七百四十一年",指一九○○年。公元前八四一年周厲王被逐,由共伯和代行王政,號共和元年,這是我國曆史上有正確紀年的開始。章太炎采用共和紀元,含有不承認清朝統治的意思。

    (10)"斷發文身"語出《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文(紋)身斷發,披草萊而邑焉。"又《漢書地理誌》:"粵(越)地……文身斷發,以避蛟龍之害。"據唐代顏師古注引後漢應劭說:"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傷害也。"(11)黃克強(1874-1916)名興,字克強,湖南善化(今長沙)人,近代民主革命家。他曾留學日本,與孫中山同倡革命,民國成立後曾任陸軍總長。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