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知不可為而為之——文天祥起兵抗元(2/5)

作者:桑希臣字數:12168更新時間:2019-09-21 05:55:04

    文天祥草書墨跡鹹淳十年(1274),20萬元軍分兩路大舉進軍南宋。十二月,西路元軍攻克鄂州,南宋朝廷告急。主持朝政的太皇太後發出《哀痛詔》,號召各地迅速組織勤王之師抵抗元軍。德祐元年(1275)正月,接到詔書後,文天祥迅速發出文告,在全省征集義士、糧餉。他把家小送往愚州交給弟弟奉養,捐出全部家產作軍用。在文天祥的感召下,各路英豪紛紛前來投奔。四月,一萬多名義師已經集中在吉安。

    其友阻止說:“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內地,君以烏合萬餘赴之,是何異驅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國家養育臣庶三百餘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者,吾深恨於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殉之,庶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而起者。義勝者謀立,人眾者功濟,如此則社稷猶可保也。”

    “故不自量力,而以身殉之”,多麽豪邁的語言!作為軍事統帥的嶽飛曾言“直搗黃龍,與君痛飲耳”!文天祥僅是一介書生,但他同樣擁有錚錚鐵骨,言辭同樣擲地有聲!

    當此之時,泱泱大宋,僅有贛、閩等地可以回旋,勤王之兵僅有文天祥和張世傑兩支。大廈將傾,獨木難支。然而,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才是文天祥,這也就是文天祥!

    文天祥排除種種阻撓,帶兵到了臨安。右丞相陳宜中派他到平江(今江蘇蘇州)防守。這時候,元朝統帥伯顏已經渡過長江,分兵三路進攻臨安。其中一路從建康出發,越過平江,直取獨鬆關(今浙江餘杭)。陳宜中又命令文天祥退守獨鬆關。文天祥剛離開平江,獨鬆關已被元軍攻破,欲再回平江,平江也已失守了。文天祥於是回到臨安,向朝廷建議集中兵力跟元軍拚個死活。但是膽小的陳宜中不同意。

    不久,伯顏帶兵到了離臨安隻有三十裏的皋亭山(在今杭州東北)。朝廷裏一些沒骨氣的大臣,包括左丞相留夢炎都溜走了。謝太後和陳宜中驚慌失措,忙派了一名官員帶著國璽和求降表到伯顏大營求和。伯顏指定要南宋丞相親自去談判。陳宜中害怕被扣留,逃往南方;張世傑不願投降,帶兵乘海船出海。謝太後隻好任命文天祥接替陳宜中做右丞相,要他到伯顏大營去談判。文天祥毅然臨危受命,但不是去投降,他考慮到,“戰、守、遷皆不及施”,“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又想借此機會觀察一下敵營的虛實,以謀“救國之策”。但是他沒有想到,正當他指斥伯顏扣押使他不能返回宋營的時候,他的義兵則在同時被投降派命令解散。敵人的凶殘不曾使文天祥受困,昏庸的朝廷和無恥的投降派卻使他遭到了嚴重的挫折。

    隨同文天祥到元營的吳堅、賈餘慶回到臨安,把文天祥拒絕投降的事回奏謝太後。謝太後一心投降,便改任賈餘慶做右丞相,到元營去求降。接受降表後,伯顏再請文天祥進營帳,文天祥痛罵賈餘慶,但投降之事已無法挽回了。

    @@南天獨一柱遭擒敗猶榮

    1276年,伯顏帶兵占領臨安。謝太後和趙出宮投降。元軍把趙押送大都(今北京),文天祥也同時在押。一路上,他一直在考慮怎樣從敵人手裏逃脫。路過鎮江的時候,他和幾個隨從人員趁元軍沒防備,逃出了元營,乘小船到了真州(今江蘇儀征)。真州守將苗再成聽到文丞相到來,打開城門迎接,並表示願意跟文天祥一起,集合淮河東西的兵力,打退元兵。守揚州的宋軍主帥李庭芝卻聽信謠言,認為文天祥已經投降,是元軍派到真州去的內奸,命令苗再成把他殺死。苗再成不敢違抗李庭芝的命令,隻好把文天祥騙出真州城外,將揚州的來文呈現給他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