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從宋與遼夏金簽訂的幾個和約說開去(3/5)

作者:桑希臣字數:15324更新時間:2019-09-21 05:55:04

    @@海上之盟北宋滅亡的前奏

    在宋遼相持的100多年間,遼北部的女真人卻在悄悄興起。女真人本是黑龍江、鬆花江一帶的遊牧民族。他們一直依附於遼朝,每年向遼朝貢獻駿馬、良犬、貂皮及美女等。1115年,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趁遼朝綱紀廢弛,帝王窮奢極欲,百姓怨謗之際,興兵反遼,建國為“金”,正式與遼分庭抗禮。

    此時宋朝的帝位已傳至徽宗手裏。雖然他貪圖玩樂,不懂政理,然而對於收複“燕雲十六州”之事,還是頗為用心的。當然,他也知道,單憑宋朝的軍事實力是不可能實現的。政和元年(1111)九月,徽宗派童貫出使遼朝以窺探虛實。童貫返程途經燕京時結識了燕人馬植。此人聲稱有滅遼的良策。童貫將他帶回,改其名為李良嗣。在童貫的舉薦下,李良嗣向徽宗全麵介紹了遼朝的危機和金朝的崛起,並建議宋金聯合滅遼。在李良嗣看來,宋朝應該抓住這千載難逢的良機,出兵收複中原王朝以前喪失的疆土。徽宗大喜,當即賜李良嗣國姓趙,授以官職。徽宗好大喜功,以為若僥幸滅遼,列祖列宗夢寐以求的燕雲之地即可收複。他也就成為彪炳千秋的一代明君了。宋朝開始了聯金滅遼、光複燕雲之舉。

    對徽宗這種投機取巧的做法,朝廷內外許多有見識的大臣都不以為然,隻有童貫、王黼、蔡攸等人異想天開,竭力支持。重和元年(1118)春天,徽宗派遣馬政等人自登州渡海至金,策劃滅遼之事。隨後金也派使者到宋,雙方展開了秘密外交。幾經往返之後,宋金雙方就共同出兵攻遼基本達成一致意向:雙方同時出兵夾攻遼朝,金兵攻取遼的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縣西),滅遼以後占領遼朝長城以北的州縣;宋軍攻取遼的燕京析津府(今北京);遼亡後,北宋占領燕雲諸州。把原來每年給遼的銀絹照原數轉送給金朝。史稱“海上之盟”。

    其後不久,徽宗得知遼朝已獲悉宋金盟約之事,擔心遭到遼的報複,再加上急於打壓方臘起義,便遲遲不履行出兵協議,這就為後來金朝毀約敗盟留下了把柄。在此期間,金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接連攻下遼朝的中京、西京,遼末帝天祚帝也逃入山中,遼朝的敗亡已成定局。在這種形勢下,徽宗才匆忙命童貫帶領15萬大軍以巡邊為名向燕京進發,打算坐收漁翁之利。但這批人馬一到燕京便遭到遼將耶律大石所部的襲擊,大敗而歸。1125年金滅遼後,金以宋軍未攻克燕京為由不履行“海上之盟”。後雙方議定:宋除如數轉交給遼的銀、絹(此時為各50萬)給金外,另附加“燕京代稅錢”百萬貫;金同意北宋收複燕京及薊、景、檀、順四州。雖然收複的隻是幾座空城,北宋君臣仍陶醉在“複燕之功”中,並大封童貫等“功臣”。

    在滅遼戰爭中,金人看清了北宋的實力,準備南下滅宋。而徽宗君臣認為金朝不會立即南下,甚至還撤了原守遼邊界的防禦,下令“敢妄言邊事者流三千裏”,不做任何戰爭準備。在滅遼的當年,金便開始攻宋。兩年後,金兵攻陷宋朝都城開封,擄走徽欽二帝及王公百官、金銀財物北返,北宋遂亡。

    @@紹興和議風波亭上空悲切

    南宋建立後,高宗趙構雖然口頭上總掛著收複失地,迎“二聖”回朝,而實際上為了保其皇位,他並不希望“二聖”回朝。趙構開始重用秦檜之流的主和派。對於嶽飛、韓世忠這些主戰派表麵上予以支持,而實際上則處處掣肘,甘心處於偏安的局勢之中。

    紹興七年(1137),金朝的主和派占據朝廷主流,向宋廷暗示議和。趙構當然樂於如此。次年十二月下旬,金使張通古到臨安,稱南宋為“江南”,不稱“國書”而用“詔諭”,宋高宗要高宗拜接金熙宗詔書。文武大臣強烈反對,但高宗決意投降求和,派奸相秦檜於二十八日代高宗拜接金詔書。金將原偽齊統治區河南、陝西地區劃給南宋,南宋以稱臣、並“許每歲銀、絹五十萬”議和。紹興九年(金天眷二年,1139)三月中旬,金右副元帥宗弼(兀術)與宋東京留守王倫完成交割河南、陝西地區,金將原在開封的行台尚書省移往大名,後又遷往燕京,宋也隨後任命新收回地區的官員。但是,同年七月,金朝主和的宗磐、宗雋被以謀反罪處死。主戰的首相完顏宗幹(斡本)、升任都元帥的宗弼等掌權。紹興十年五月初,金撕毀和議,分兵兩路重占已劃歸南宋的河南、陝西地區。宗弼隨即率東路金軍自黎陽(今河南浚縣)南下,河南各地相繼投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