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節 節令養生(1/5)

作者:董漢良字數:39858更新時間:2019-09-21 06:25:46

    夏季的節令,主要有端午節、立夏節、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三伏的節令變化。順從節令變化,從飲食起居、運動健身、文化娛樂、傳統習俗、休閑養生等進行養生保健。

    1.端午節是防病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陽佳節。端,為開始之意,一個月中的第一個五日稱為端五。五月初五,二五相重,也稱“重五”;我國把農曆五月稱為“午月”,所以又把“端五”稱為“端午”。端午節令從時令上正是仲夏,所以又有夏節之稱。由於端午節曆史悠久,它又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所以,在2009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阿聯酋阿布紮比審議並通過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76個項目,中國“端午節”名列其中。這是中國首個選入世界非遺產的節日。因為端午節習俗,早在西周的《穆天子傳》就有賽龍舟的記載;南朝梁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已完整生動地記錄了端午節的各地習俗和文化活動,所以,成功入選是名正言順,眾望所歸的。

    每到端午民間都要開展許多活動,它是幾千年來逐漸形成的。這些活動都緊緊地與夏季防病聯係在一起,所以端午節從防治疾病角度來看,也可以說是民間的防病節。哪些活動與防病相關呢?請看食粽子、賽龍舟、佩香袋、懸艾與菖蒲的意義。

    (1)粽子飄香補中氣:端午節吃粽子的曆史很悠久,魏晉時的《風土記》記載,“仲夏端五,烹鶩角黍”,“渚鬧漁歌響,風和角黍香”。這裏所說的角黍即粽子。幾千年來,粽子的形態和製作上沒有多大的變化;到了唐代食粽之風已很盛行,並以正式食品在市場上銷售,如段成式在《酉陽雜記》中記載:“庚家粽子,白瑩如玉”,說明當時長安城內粽子的製作和銷售已很普遍,而且品種多、質量好。到了宋代,粽子的製作更加精巧,在《西湖老人繁勝錄》中說:“角黍天下惟都城(即杭州)將粽子組成樓閣、亭子、車兒諸般巧樣。”

    古代粽子花式很多,請看詩人的描述,“采縷碧雲粽,香粳白玉團”,這裏指的是白米粽;“不獨盤中見蘆橘,對於粽裏得楊梅”,蘇東坡說的是果脯粽子;“盤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將簪艾一枝”,陸遊說的是艾香粽子,把中藥與粽子合在一起,起到保健防病的作用。明代開始出現了肉粽,有牛肉、豬肉、火腿粽。仲夏時節天氣炎熱,吃一隻香糯甜美的粽子,既飽口福,又富營養,實為節令一大美事。同時,古代醫家還用粽子來治病,如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記載了用粽子尖與截瘧藥配伍治療瘧疾。這裏用粽子尖,取其和胃益氣、調和藥性的作用。粽子用的糯米有“補中益氣、溫補肺胃”的作用,對脾虛氣弱,少氣乏力,口淡無味者有一定的補養作用,再配上大棗、赤豆、各種果脯、各種肉類,其營養價值就更高了。

    (2)龍舟競技健身體:南方水鄉每在端午節,要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屆時人們雲集兩岸,爭相觀看賽龍舟,觀眾是萬人空巷,甚至傾城出動。唐代詩人張建封詩雲:“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月。”說明連平日不出門的婦女,也成群結隊,到江邊觀看龍舟賽。

    比賽的龍舟打扮得十分壯觀,船頭豎著神采飛揚的龍頭,船身窄而長並繪著彩色龍鮮,船上張旗結彩,懸掛“四時無災”、“國泰民安”等吉祥條幅。龍舟上有持旗的總指揮,還有專司擊鼓的、專管鳴鑼的,一切行動以旗為號,以鼓為律,統一行動。比賽一開始,號令一出,眾船如離弦之箭,迅疾而出,劈波斬浪,飛馳標場。張建封在《競渡歌》中寫道:“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箭,鼓聲劈浪聞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這首歌生動地描繪了龍舟競技的場麵。

    龍舟賽是一種很有益的民間體育運動,對於發展民族體育,提高健康水平,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具有積極的意義。參加龍舟賽的撓手(劃龍舟的人),必須經常參加劃船活動,堅持不懈,練就一手高超的劃船技巧,還需要強勁的體魄和耐力,所以他們個個肌肉發達,尤其是四肢肌群、胸背肌群、腹肌都得到良好的發展。同時,心血管功能、肺活量也得到提高,其生理功能遠遠超過正常人,所以龍舟賽事健身體。

    (3)佩戴香袋避時疫:端午節製作和佩戴香袋,是一種有趣而逗人喜愛的民俗。它把香氣濃鬱,具有芳香辟濁的中藥粉末,裝入精工繡製的錦囊中,縫製成香袋,然後佩戴在小孩子的衣襟、項頸上,或懸掛在室內,不時散發出香氣,以驅邪辟濁、防毒祛病,同時給節日增添了更多的情趣。

    佩戴香袋的民俗,早在三國之前已經形成,華佗在《中藏經》中說:“以絳囊子盛一丸如彈大,懸衣辟邪,毒魍魎甚妙。”這裏說的絳囊即香袋,其中含有香粉。香粉由多種中藥研粉合成,現介紹1則以供備製:山柰10克,白芷15克,蒼術15克,石菖蒲10克,雄黃8克,細辛10克,冰片3克,靈貓香0.5克(或麝香),共研細末,密封保存。在製作香袋時用消毒棉一粒,蘸上香粉,放入香袋中,然後縫合即成。近年來有關部門對香袋的防病作用做了實驗證實,佩戴香袋對流感、白喉、水痘等傳染病確實有預防作用。有人在流感流行季節,進行分組觀察,結果證實,佩戴香袋一組的感冒發病率明顯低於不佩戴香袋的對照組。所以,千百年來,用香袋防時疫,在防疫辟邪,提高人民健康方麵,起了一定的作用。

    (4)懸掛艾、蒲禳毒氣:每到端午節這一天,一大早賣艾蒿、菖蒲的山農沿街叫賣,人們往往人手一把帶回家中,插在大門上,以禳毒氣。端午節正值仲夏,是夏季傳染病開始萌發的時候,把艾蒿、菖蒲懸戶上,利用其散發出來的香氣,來潔淨空氣,殺菌滅毒,以達到驅瘟除邪的目的。端午節插艾、蒲的習俗曆史悠久,在南朝時,我們的祖先就有用中草藥進行空氣消毒的簡單方法,在南朝梁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五月五日采艾以為人,懸於戶上,以禳毒氣”。近年來經藥理學研究證明,艾蒿對多種細菌有殺滅和抑製作用,並能增強人體網狀內皮細胞的吞噬作用。所以古人把它稱“艾虎”是有一定實踐依據的,這也是“釵頭艾虎辟群邪”的現代科學根據。

    菖蒲與艾在端午一起插在門戶上,形如寶劍,十分形象。據說是鍾□手中的寶劍,鍾□用以驅人間魔鬼,所以其意思是用以驅除病魔。菖蒲,芳香辟穢,與艾為一寒一熱的配伍,艾為辛苦溫之品,菖蒲為辛苦寒之藥,兩藥配合,共奏芳香辟邪、驅毒逐瘟之功。

    從上麵端午節的4種民俗活動的內容看,不難得出端午節是防禦疾病的節日。這些民俗文化,不僅豐富了民族風情,同時也為當今的衛生防疫工作,增添了豐富多彩的內涵。

    2.立夏時節話吃豆 立夏在公曆5月5日左右,人們習慣上將它作為夏季的開始。立夏這個節氣家家戶戶都要吃剛上市的、嫩而新鮮的豆類,主要是蠶豆和豌豆。豆有五色,即青、赤、黃、白、黑,分別有綠豆、赤小豆、黃豆、白扁豆、黑豆。而蠶豆與豌豆在新鮮嫩豆時多為青綠色,立夏吃的就是這樣的豆子。

    蠶豆,又名胡豆、佛豆、羅漢豆、蘭花豆、倭豆等,為豆科蠶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亞洲及東非,據《太平禦覽》記載,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時傳入我國,故稱胡豆。其豆莢狀若臥蠶,故名蠶豆。豆莢肥厚,長6~9厘米,扁圓筒形,深綠色有光澤,子粒大,並有一層硬質的外殼,形若腎狀。鮮嫩時青綠質清脆而軟,老熟後即堅硬如木,可作為糧食和菜肴用。《農書》中記載:“蠶豆,百穀之先,最為先登,蒸煮皆可便食,是用接新,代飯充飽。”所以,立夏食蠶豆的習俗,一是蠶豆為百穀之先,是所有穀類食物中第一個賜予人們的禮物,所以一定要嚐鮮;二是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用以接新,代糧充饑。蠶豆自古以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宋代楊萬裏的《蠶豆》詩雲:“翠莢中排淺碧珠,甘欺崖蜜軟欺酥,沙瓶新熟西湖水,添累分嚐曉露腴,味與櫻梅之益友,名因蠶繭一絲絢,老夫稼圃方雙學,譜入詩中當稼粟。”這首詩把蠶豆的形態、入口的美味描寫得十分妥帖。說明蠶豆是人們喜愛之豆類,立夏又是蠶豆剛成熟,又最鮮嫩的時候,故立夏吃蠶豆是一大美事。

    蠶豆,性味甘平,有健脾化濕、補中益氣、止血降壓、澀精止帶之功效。其臨床上應用除豆外,其葉、花、殼、莖皆入藥。老豆即魯迅先生筆下,孔乙己沽酒用的製作茴香豆豆子。

    (1)豆子:脾腎兩虛之水腫,如慢性腎炎水腫,用陳蠶豆125克,紅糖60克,加水同煮,至豆熟後,食豆喝湯。慢性腹瀉,陳蠶豆適量,用沙炒至冒煙,取炒焦豆125克,加米湯煎服,每日1次,有健脾止瀉、清利濕熱之功效。蠶豆既能止瀉,還能潤腸,老年性習慣性便秘,若用香蕉、蜂蜜效果不好,可以吃熟蠶豆。每天早上,空腹服1杯水(500毫升左右),然後吃10~20粒煮熟的蠶豆,堅持服用一段時間,會有潤腸通便的效果。因其補中益氣,健脾益胃,夏天服用還能清熱利濕。

    (2)豆葉:性味苦溫,有止血醒酒之功效。主治肺結核病咯血、消化道出血。可單味用鮮葉250克,水煎服,或配伍白及10~30克,則效果更好。

    (3)豆殼(豆肉外皮):性味苦溫,有利尿消腫、化濕健脾之功效。主治水腫、小便不利、腳氣、天皰瘡等,可單獨應用,或配伍應用。如天皰瘡,可用鮮豆殼30~60克,水煎服;並把豆殼煆成性為炭,研細水調外敷。

    (4)豆花:性味甘平,有涼血止血、降血壓之功效。主治咯血、鼻出血、血痢、帶下赤白、高血壓。如鼻出血,可單味蠶豆花30克,白茅根30克,水煎服;也可取豆殼炭少許吹鼻孔中。

    (5)豆莖:性味甘平,有止血止瀉之功效。主治各種內出血、水瀉、燙傷。如腸炎水瀉,用蠶豆莖60克,水煎服,或配用豆殼30克同煎也可。

    (6)莢殼(豆子外殼):性味甘平,有消炎止血之功效。主治咯血、鼻出血、尿血、消化道出血、天皰瘡、燙傷等。如尿血可用莢殼30克,炒藕節15克,水煎服。

    立夏吃蠶豆,多是吃新鮮嫩蠶豆,可作為消閑品食用,一般去莢殼後,加鹽煮食,鮮嫩可口,清香四溢,香軟酥甘,若豆殼軟嫩,可不去殼,直接食用;若殼較硬,可剝去豆殼,即俗稱豆板,或叫豆肉。豆板是高檔菜肴,可製成各種時鮮菜肴,如雪菜豆板,也可油炸成綠色的油炠豆板,是立夏時節老幼皆宜的食品。蠶豆除吃其豆外,其他部分且可入藥治病,不要盲目丟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