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節 應時保健(1/5)

作者:董漢良字數:45170更新時間:2019-09-21 06:25:47

    1.秋燥季節防燥病 秋高氣爽,大風送燥,人們剛過去了一個炎炎夏日,當涼風吹來的時刻,一定頓覺頭腦清新,精神振奮,行動瀟灑。然而,由於秋氣的收斂,風高物燥,空氣中水分缺乏,人體失去了濡潤而秋風成為肅殺之氣,所以,人們常會感到口鼻、咽喉幹燥,皮膚幹裂,口渴不止,尿少便結,出現秋燥季節的燥病。中醫辨證秋燥分為溫燥和涼燥;從病位分類,又可分外燥與內燥;而溫燥與涼燥為外邪所幹,所以又稱為外燥。現將溫燥、涼燥、內燥的辨治與預防分述如下:

    (1)溫燥:初秋之氣,由於稟受了夏季炎熱之餘氣,故其燥而熱,稱為溫燥。

    症狀:頭痛發熱,口幹鼻燥,咳嗽少痰,脈數,舌紅,苔薄而燥。

    預防:①增加抗病能力,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尤其是野外步行或跑步運動,以使氣血流暢,發散暑熱之餘氣。②夏末秋初,氣候多變,熱時不要受涼,冷時及時加衣,防止外感燥熱之邪,因為此時感冒多為溫燥之證。③飲食要多進流質或半流質飲食,以增加體液,如湯、羹、糊、果汁等,常用的如梨、西瓜、番茄汁、番木瓜汁,以及綠豆粥、百合粥、大棗薏苡仁粥等。④夏末秋初,“秋老虎”逞強,氣候燥熱,但出現午熱夜涼的氣溫變化,在這種情況下,盡量不要下水取涼,以防止暑濕侵犯,伴發伏暑證。⑤溫燥是秋燥之一種,其初起多為表證,若失治或誤治,常可變成其他溫熱證,如高熱不退,神誌不清等,需及時送醫院治療。

    治療:溫燥治宜辛涼解表,甘寒潤肺。方用桑菊飲(《溫病條辨》:桑葉、菊花、杏仁、連翹、薄荷、蘆根、桔梗、甘草)加減:桑葉10克,菊花10克,杏仁10克,川貝6克,象貝10克,黃芩10克,銀花15克,蘆根30克,淡竹葉10克,炙甘草5克,北沙參30克,黃精15克,玉竹15克,梨皮30克。

    (2)涼燥:深秋之氣,已近寒冬,寒意加重,故其燥而寒,稱為涼燥。

    症狀:頭痛惡寒,鼻塞咽幹,幹咳痰稀,脈浮,舌淡,苔白薄而幹。

    預防:①年老體弱者,在深秋時節注意保暖,及時添加衣服,以防風寒外襲,所謂“秋捂”,盡量少脫衣或減衣,否則常引發涼燥。②多進溫潤甘味之品,如核桃仁、桂圓、荔枝、山藥、枸杞子、黃精、玉竹、百合。可單獨煎服,也可煮粥服用。③增加營養和水液,使體能增強,體液充足,不至於受燥邪侵犯而傷陰劫液。④久病不愈,老弱之體,兒童及殘疾者,更要注意秋涼時的保暖防寒,及時收聽氣象預報,做好防病禦寒工作。

    治療:涼燥治宜辛溫解表,甘溫潤肺。方用杏蘇飲(《醫宗金鑒》:蘇葉、杏仁、枳殼、前胡、桔梗、桑白皮、黃芩、麥門冬、浙貝、橘紅、甘草)加減:蘇葉10克,杏仁10克,前胡10克,荊芥6克,薄荷5克,桔梗6克,桑白皮15克,川象貝(各)10克,黃芩10克,甘草5克,沙參12克,麥門冬10克。

    (3)內燥:內燥是津傷液耗的病症,又稱津虧、血燥。多由熱盛傷津,或汗、吐、瀉後津液脫失,或失血過多,或久病精血內奪等所致。

    症狀:皮膚幹燥,口幹舌燥,咽喉幹痛,毛發幹枯,肌膚消瘦,小便短少,大便幹燥,舌紅少苔無津,脈細數。

    預防:①熱病、久病要及時補充津液,吐瀉之後,或大汗不止,需及時止瀉、止吐、止汗,以防體液耗傷,並馬上給予補陰養血,生津養液之劑,或給予流質飲食,必要時配合西藥輸液,以糾正電解質的紊亂。②陰虛內熱之體,要補陰養血,如常可用西洋參、石斛、沙參、麥門冬、玄參泡茶代飲,或多進含水量豐富的水果,如西瓜、梨、青瓜、椰子汁、番茄等。③酸甘化陰,所以多進酸甘之物,如酸梅湯、木瓜汁、各類蔬果的液汁,或調製酸甘美味的湯、羹、流質飲食。

    治療:內燥有分髒腑辨治,有分津、血、精、液(統稱為陰)辨治。其治法較多。現舉幾則以供選用。

    ①肺陰不足(肺燥)。頭痛身熱,幹咳無痰,咽幹鼻燥,心煩口渴,舌紅少苔,脈細數。常用清燥救肺湯(《醫門法律》方):桑葉10克,石膏30克,沙參15克,火麻仁10克,阿膠10克,杏仁10克,麥冬10克,枇杷葉10克,甘草5克。

    ②胃陰不足(胃燥)。熱病後胃陰未複,口渴舌燥,胃中嘈雜,不思飲食,舌紅無苔,脈細弱。常用益胃湯(《溫病條辨》方):沙參15克,麥門冬10克,細生地30克,玉竹15克,冰糖10克。

    ③津液不足(津枯)。皮膚幹燥,口渴欲飲,咽喉幹燥,舌紅苔少,脈細數。常用沙參麥冬湯(《溫病條辨》方):沙參15克,麥門冬10克,扁豆30克,天花粉15克,玉竹15克,桑葉10克,生甘草5克。

    ④陰虛血少(陰虧)。麵色無華,潮熱煩躁。常用瓊玉膏(《洪氏集驗方》方):人參100克,地黃500克,茯苓250克,白蜜適量,熬膏。

    ⑤心陰不足(心血虧)。熱病傷陰,真陰不足,心悸怔怔,甚至痙厥,舌紅少津,脈細促。常用三甲複脈湯(《溫病條辨》方):炙甘草15克,生地黃30克,麥門冬15克,阿膠10克,白芍15克,牡蠣30克,火麻仁10克,鱉甲10克,龜甲10克。

    ⑥腎陰不足(陰虛)。腰酸背痛,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遺精不止,舌紅少苔,脈沉弦。常用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方):熟地黃30克,山茱萸15克,山藥15克,澤瀉10克,牡丹皮10克,茯苓10克。

    2.秋季防治多發病 秋季多發病除了燥病、燥證外,主要的多發病有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瘧疾、便秘、失眠、慢性咽喉炎、脫發等。這些病症多與秋季的氣候變化密切相關。其症狀、預防、治療分述如下:

    (1)支氣管炎:支氣管炎分急性與慢性。中醫學認為,急性支氣管炎多屬外感咳嗽,多因感受風寒、風熱、風燥等四時不正之氣所致;慢性支氣管炎多屬內傷咳嗽,常因脾濕不化,肝火犯肺,脾胃虛弱所致。兩者都屬肺係的病症,隻是外感咳嗽起於肺,內傷咳嗽,先起於它髒,後累及到肺。

    ①急性支氣管炎

    症狀:初起咳嗽,多屬風寒咳嗽,痰稀色白,鼻塞流涕,咽喉癢痛,舌淡苔薄白,脈浮緊。若化熱入裏,痰黃而稠,發熱頭痛;燥熱犯肺,幹咳無痰,或痰中夾血。

    預防:增強體質,預防感冒,注意冷暖,可適當參加戶外運動,及時聽取天氣預報,凡氣溫下降前,一定要增添衣服。飲食清淡,少吃或不吃魚腥海鮮及各種發物,如蝦、雞肉、豬頭肉等,以防生痰、生濕、生熱。呼吸新鮮空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尤其冬季要注意開開窗戶;在陽光明媚的時候,要去室外運動,多做擴胸運動,以增加肺活量,增加肺的抗病能力。一旦感冒,及時治療,多用解表發汗之法,以托邪外出,如生薑紅糖茶、紫蘇茶等,以防止引發支氣管炎。感冒流行時不要外出,不去公共場所,防止傳染,或引起支氣管炎。

    治療:風寒咳嗽,治宜疏風散寒,宣肺止咳。用杏蘇散(《溫病條辨》方:杏仁、蘇葉、半夏、陳皮、甘草、前胡、茯苓、桔梗、枳殼、生薑、大棗)加減:前胡10克,蘇葉10克,杏仁10克,象貝10克,荊芥6克,薑半夏10克,茯苓10克,桔梗5克,甘草5克,陳皮5克。若風寒化熱,加石膏30克,黃芩10克,銀花15克,連翹10克。燥熱咳嗽,加蘆根30克,竹葉10克,麥門冬10克,玄參10克。

    ②慢性支氣管炎

    症狀:咳嗽多痰,痰白而黏,胸悶不適,舌淡苔膩,脈濡緩。若痰熱,則痰黃而稠;腎虛,則咳嗽氣喘,腰酸腿軟。

    預防:及時治療急性支氣管炎,防止向慢性支氣管炎發展,一般連續6個月不愈,就常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秋冬補肺腎,以藥食兼優之品作藥膳,以增強肺腎功能,如核桃仁、哈士蟆、蛤蚧、冬蟲夏草、海馬、鱉、鰻魚等,或請中醫辨證施補,定製膏方。預防感冒,防止引發支氣管炎。一旦感冒或伴急性支氣管炎,要馬上治療,反複不愈,常變成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常因感冒而發作。老年人及體弱多病者,一旦咳嗽、多痰、氣喘,必須引起重視,以防止慢性支氣管炎發生。若慢性支氣管炎者,也需積極治療,防止疾病進一步發展,即出現肺氣腫、肺心病等。

    治療:痰濕咳嗽,治宜健脾化濕,化痰止咳。用二陳湯(《和劑局方》方:半夏、茯苓、陳皮、甘草)加減:薑半夏10克,茯苓10克,萊菔子10克,蘇子10克,白芥子10克,杏仁10克,象貝10克,甘草5克,陳皮5克。

    ③支氣管擴張

    症狀:經常咳痰咳嗽,並痰中夾血,時吐濃稠黃痰,有時大咯血,經攝片檢查診斷為支氣管擴張症。

    預防:預防麻疹、百日咳,一旦患病積極治療。一般支氣管擴張症,多因兒童時期患過百日咳所留下的後遺症,為防止今後並發支氣管擴張,所以要積極預防。防止急性感染,使痰能咳出、排出,不致停留肺與氣管內並發感染,從而導致出血。少吃或不吃魚腥發物,不吃辛熱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胡椒及海鮮、狗肉、牛肉等。一旦大咯血,必須及時救治。為防止血塊堵塞氣管,不要緊張或手足無措,要使其頭部側臥或向下,不能仰頭,防止窒息而致生命危險。

    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是比較好的治療方法。在大咯血時用西藥止血,並補充血液和體液,在此同時,配合抗菌消炎進行治療。中藥用以清肺化痰,涼血止血,如四生丸(《婦人良方》方:生荷葉、生艾葉、生側柏葉、生地黃)加黛蛤散(青黛、蛤殼粉)加減:百合30克,生荷葉10克,側柏炭10克,生地黃15克,蛤殼30克,白及10克,墓頭回30克,黃芩10克,青黛(包)10克,川象貝(各)10克,炙甘草5克,陳皮5克。此方對一般支氣管擴張咯血有一定效果,也是筆者驗方,以供參考。

    (2)支氣管哮喘:本病常因體虛痰盛,外邪引動宿疾,發作時常因痰氣交阻,肺失宣降,發生哮喘。病久常累及肺腎,最後五髒俱衰。它的治療比較棘手,常有宿根。

    症狀:急性發作時多氣喘胸悶,喉中哮鳴,咳喘陣作,咳痰不爽,痰白而稀呈泡沫狀,或大汗不止,或頭痛發熱,脈弦滑,舌紅苔黃膩,或白薄。

    預防:慎風寒,防感冒,一旦氣溫下降要及時加衣服,以禦寒保暖。冬令進補,以補益肺腎為主,根據體質,冬令時節,請中醫配製膏方,此病“平時補腎以治本,發時治肺以治標”為基本治療原則。夏日進行冬病夏治,用內病外治方法,在伏天進行針灸藥貼,以提高自身的抗病力,每年伏天各地醫院,尤其中醫院都開展冬病夏治治療支氣管炎的門診。小孩患支氣管哮喘,必須用中西醫兩法,多管齊下,以提高自身的體質,從固本扶正的方法為主進行治療。小兒也做到“平時治腎,發時治肺”,“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基本原則。

    治療:急性發作時,風寒犯肺,治宜疏風散寒,滌痰平喘。用小青龍湯(《傷寒論》方:麻黃、細辛、五味子、芍藥、桂枝、甘草、薑半夏、幹薑)加減:麻黃15克,細辛4克,五味子6克,桑白皮30克,薑半夏10克,黃荊子10克,旋覆花10克(包),代赭石30克,陳皮5克,甘草5克。若風寒化熱,宜加石膏45克,七葉一枝花10克,黃芩10克。痰多胸悶,加全瓜蔞10克,萊菔子10克,白芥子10克,蘇子10克。

    (3)瘧疾:瘧疾俗稱“打擺子”,為感染瘧原蟲後引起的傳染病。雖四時皆有,但多發於夏秋季,尤其在秋季更多見,常由蚊子傳播。中醫根據臨床症狀分為正瘧、溫瘧、癉瘧、牝瘧、瘴瘧等。瘧疾,當今已很少單獨中醫藥治療,多用西藥抗瘧治療,它是一種特殊、有效的治療方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