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節 知常達變的認識(1/2)

作者:董漢良字數:3908更新時間:2019-09-21 06:25:50

    1.“變”是絕對的是事物的特殊性 在一年四季中,天地氣候的變化有其特殊性。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為自然界正常氣候變化的總稱,我們稱為六氣。春季屬風,夏季屬暑(包括火),長夏(夏之中)屬濕,秋季屬燥,冬季屬寒。正常的變化對人與一切生物有利,也是必須的,故稱為六氣,亦即正常之氣。若是太過或不及即為邪氣,中醫稱為六淫之邪。這就是“變”,這是事物的特殊情況,或稱特殊變化。在《素問·六微旨大論》中記載:“至而不至,來氣不及也;未至而至,來氣有餘也。”這就告訴我們,時令已到而相應的氣候未到,此為不及;或時令未到而相應的氣候先到,此為太過。這些都是反常的氣候變化,“太過”與“不及”這就是事物的變數,為事物的特殊性。如夏應熱而反寒此為不及,冬應寒而反熱此為太過,這就是六淫之邪的變數。在二十四節氣的變化中,我們要認識這種四時六氣的變化。由於這種變化,造成了人體發病的外因,所以《素問·調經論》中記載:“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陽,或生於陰,其生於陰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這裏所說的“生於陽者”及“風雨寒暑”,即為外感六淫之邪,為外因;“生於陰者”及“飲食居處,陰陽喜怒”,即為內傷七情,為內因。疾病的發生病因,中醫有內因、外因、不內外因(金創蟲獸所傷)的三因學說。就四季的二十四節氣變化,我們要注意其特殊的變化。

    近幾年來,由於多因素的原因(人禍為主,如對地球的過度開發利用、人口的急劇增加、環保意識淡漠等),氣候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節氣的變化更為明顯,如2008年2月2日,南方各省、市、區出現的大雪。這是幾十年罕見的大雪,由於近幾十年來氣候變暖,在南方是很少見到下雪的,就是在冬至前後也很少下雪,與20世紀50~60年代相比好像變了天一樣,那時冬季下雪四季分明,而近幾年的變化卻十分異常,所以南方下大雪的現象,就是氣候的特殊變化。這種變化是絕對的,一定會隨時出現,我們不可掉以輕心,隨時隨地要有思想準備。隻有這樣才能戰勝自然災害,不打無準備之仗。

    2.“常”是相對的是事物的普遍性 四季二十四節氣的常規氣候這是相對的,是事物的普遍性,是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的觀察中,逐步認識形成的,有許多是在與大自然的鬥爭中取得的,所以是十分寶貴的農耕氣象資料。二十四節氣的產生和形成,這是天地萬物變化的普遍性的反映。它有一定的規律,變化有常。如人們對霜雪的出現,在江南一帶有“清明斷雪,穀雨斷霜”,“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冬冷不算冷,春冷凍死犢(即小牛)”的民諺。這些民間諺語,對二十四節氣生動形象的描述,使人們能了解每一個節氣的變化,經過漫長的歲月逐步形成了節氣的普遍性,但這是暫時的、相對的,我們要認識它,遵循它。如二十四節氣中有“春捂秋凍”之說,就是告訴我們,春天氣候多變要防寒,不能盲目下裝脫衣服,在《攝生消息論》中說得更明白:“春季天氣寒暄不一,不可頓去棉衣,老人體弱氣怯,風冷易傷,時備夾衣,遇暖易之,一重漸減一重,不可暴去。”所以,王安石有詩雲:“春日春風有時好,春日春風有時惡,不得春風花不開,花開又被風吹落。”生動地描繪了“春天孩兒臉,一日變三變”的特點。春天的這些特點就是春天節氣的普遍性。但這是相對而言,如清明時節,應是清潔明淨之時,在《帝京歲紀勝》記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淨明潔,故謂之清明。”但唐代詩人杜牧《清明》詩雲:“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時的清明並非清淨明潔,而是春雨蒙蒙,路途泥濘,行人東倒西歪如斷神魂,所以要買酒解憂愁,隻得問這裏惟一碰上的牧童了。這樣的氣氛使人也不想外出踏青賞春光了,人煙稀少,隻有牧童在放牛……你說這是清明節嗎?所以每個節氣的物候是相對的,隻有變才是絕對的。清明詩的描繪,就說明了這樣的道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