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南通市社區助老服務現狀及發展研究(2/5)

作者:張小平陳亮字數:27604更新時間:2019-09-21 08:03:01

    2.社區人際關係。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已經不再滿足於吃飽穿暖,他們需要更為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當老年人因退休遠離了以職業為中心的社交圈後,他們需要有新的載體來滿足其人際交往的需求。城市社區單門獨戶的居住方式容易使人困在家中,過於狹窄的生活空間容易使人心情沮喪、落落寡歡,長此以往有害於身心健康。社區要能提供較多的室內外活動空間,供老年人在社區進行交往與活動,社區交往中形成的親密的鄰裏關係和互助活動對家庭養老環境更具積極作用。

    3.社區參與。根據老年活動理論,老年人隻有仍然積極地參加社會活動才能對生活有很高的滿意感。對於老年人而言,由於強製性的退休製度,他們已經從工作崗位中退了下來,所以空閑時間較多,而這與以前忙碌的工作節奏形成了較大的反差。由於空閑時間多而無所事事對於老年人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情,這容易造成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會功能的迅速老化,從而加速老年人的死亡。人隻有在社會生活中才能感到自身的價值所在,因而,為幫助老年人度過較為充實的晚年生活,老年人可以以各種方式走向社會,與他人積極交往,在社會生活中體現出自己的人生價值,從而擺脫空虛和寂寞。事實證明,那些與人交往頻繁、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老年人比那些獨處的老年人更顯得身心健康,生活滿意度也較高。而且現代社會提倡終身學習、終身發展,促進老年人積極的社會參與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潮流。

    4.社區服務。隨著老年人生理機能下降,生活自理能力也逐步減弱,需要社區提供較完備的社區養老服務,如日常家務上門服務,醫療衛生保健、老年人日托中心、社區家政服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老年康複及治療中心、老年人食物及生活用品配送中心等,這些福利設施是實現家居養老必要的補充手段,可滿足老年人不同的需要。

    5.社區老年管理機構。人力資源是推動老年福利事業的一個基本因素。老年人年輕時在崗時,有單位管,退休後隨著養老保障金的社會化發放,退休職工與原有單位的聯係日益減弱,老年人的子女或是不在身邊,即使在身邊白天卻要去工作,因此老年人需要有人關心他們。需要有人了解老年人的基本情況,需要在老人需要獲得幫助的時候有人伸出援助之手。

    (三)老年生活滿意度社區因素影響的Logistic多元回歸檢驗

    羅吉斯蒂回歸結果表明,社區參與對老年人生活滿意度有顯著的解釋關係(P<0.01),社區是否有專門的老年事務管理機構、老年人社區服務受益度對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存在著較為顯著的解釋關係(P<0.05)。在顯著水平0.05的限製下,社區人際關係(鄰居見麵頻率)、社區環境(社區助老服務設施擁有度)沒有進入模型,說明這些解釋變量對老年人生活滿意度不存在顯著的解釋性。

    (四)討論

    有著更高社區活動參與度的老年人其生活的滿意程度更高些。而要加強老年人與社區的緊密聯係,增進老年人的社區參與,首先要做的工作是讓老年人對居住的社區有充分的認識,讓他們多了解社區各種服務與活動設施、社區的新發展、社區各部門的工作等,使他們掌握社區內所發生事情的最新資料。這些方麵可以通過組織老年人參觀各種組織及設施來實現。其次,可圍繞老年人經常關心的事物主題及內容,如緬懷過去、現代社會知識、自我獨立性、生理與心理變化、家庭的人員關係、社區的資源運用、適應環境、閑暇與文化活動、死亡等有計劃地經常地舉辦主題活動。再次,可在社區層麵多推行一些老年人的自助與互助服務,如鼓勵老年人主動參與社區活動的策劃與行動,在社區內組織開展對獨居老年人的服務,發動老年人到老年院舍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輔助性服務等。在參與過程中培養老年人對社區的歸屬感,培養老年人及社區其他成員之間積極的自助及互助精神,增強社會參與的意識與能力,發揮潛能,建立一個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和諧社會。最後,應加強組織,將老年人組織起來。每個社區最少應建立、健全老年協會(即老年人群眾性自治團體),建立老年人檔案,及時了解他們的情況,為社區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建立聯係檔案。

    老年人社區服務的受益度越高,其生活滿意度越高。老年人社區服務的受益度與社區助老服務設施的擁有度及設施發揮作用情況相關。

    因此,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應加強社區助老服務設施的建設和資源整合。社區在規劃建設時就把為老年人服務的設施考慮規劃進去,如建立老人日托中心、社區家政服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老年康複及治療中心、老年食物及生活用品配送中心等,滿足老年人不同的需求。同時也應充分利用社區現有的資源,使原本是閑置的資源或未被充分利用的資源在老年服務事業中得以充分利用。將這些為老年人服務的場所、設施建在社區,貼近老年人生活,一方麵便於他們走出家門,走入社區,接受日間照料和健康指導等服務等,另一方麵也可為不能或不願出門的老人,主要是生活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上門提供保潔、送飯、洗澡等日常生活照料和護理,設立家庭病床開展治療、康複等服務,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問候製度,提供緊急救援和安全保障服務,使社區成為居家養老的支撐基礎。

    社區有老年事務的管理機構,有助於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因此宜創新機製,在社區中配備專業的社會工作者,由他們通過各種專業的社會工作方法,開發並建立社區助老服務的支持網絡,為老年人提供綜合性的福利服務,此外還可借助醫療體製改革之機,將一些年富力強的醫護人員充實到社區醫療站,保證老年人的醫療服務質量,並在社區中傳授家庭護理的知識。

    三、南通市區老年人社區助老服務需求及滿足狀況

    (一)2.712%的老人對社區助老服務有需求

    我們可以看到,被調查老年人在如果沒有了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時,希望選擇的養老方式:隻有54.1%的老人選擇家庭養老,而高達20.3%的老人選擇進養老院或托老所,高達24.9%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為主,社區照顧為依托。無論是進養老院或托老所還是選擇居家養老為主,社區照顧為依托,這兩種養老方式都會對社區助老服務有需求。可見,合計有45.2%的老年人在沒有了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時,希望選擇的養老方式會對社區助老服務有需求。而不能自我照顧的老人在所有老人中的比例約為6%。將以上兩項統計分析數據綜合起來,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合計有2.712%的老人對社區助老服務有需求。這一比例是相當之高的。

    (二)社區助老服務需求及受益情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