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紅袖陪讀在美國(1/4)

作者:曾曉文字數:11550更新時間:2019-09-21 11:20:13

    “紅袖添燈夜讀書”描繪的是一幅溫馨的圖景:中國古代文人在吟詩作賦,或撰寫八股時,他們的賢妻,身著寬幅闊袖的衣裙,陪伴左右,添加燈油,奉茶驅蚊。可見陪讀現象淵源久遠,隻不過在新中國成立後的若幹年裏,女性自己進入了讀書人的行列,而且在許多領域裏表現不俗,陪讀現象一度大有消失殆盡的危險。

    到了八十年代,一批批學子遠渡重洋,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和詞賦無緣了,在他們心目中自由女神所擎舉的無疑現代科技的火矩,但國粹般的古訓“書中自有黃金屋”仍是千年不變的誘惑。

    美國政府一向認為夫妻分居兩地是不人道的行為,於是允許學子們的太太來美陪讀,但附帶著的是一個頗為苛刻的條件,即不允許她們在美工作。從此陪讀現象重新走紅,或許為避免讓人聯想到“書僮”,人們又創造出了“陪讀夫人”一詞。盡管美國消耗了世界上大半的電力,操練理工科的學子們身邊仍有“紅袖”夜夜“添燈”。

    陪讀夫人們,從國內氣度不凡的寫字樓裏,從不乏神聖氣息的課堂裏,從一派肅嚴的機關大院裏,從雪白驕傲的醫院裏,進入了美國的高低不一各色人等混雜的公寓。在經曆了大致相似的“踏上新大陸”的短期興奮,和“文化休克”的莫明沮喪之後,她們開始出演自己的悲歡離合,五味俱全的戲劇……

    我生命中最艱難的一段路,是上帝抱著我走過的。

    莉在國內時對宗教可以說一無所知,她不知道天主教和基督教有什麽關係,也不明白猶太教和基督教有什麽差別。她隻從電影《青春萬歲》中看到那個名叫瑪麗的女孩子被同學們從宗教的蒙昧中解救了出來,她所知道的再就是“宗教是剝削階級麻痹勞動人民的鴉片”了。

    莉到了美國的第二天,恰好是禮拜日。莉早晨睜開眼,發現她的先生程西裝革履地站在自己麵前。這套西裝他隻在婚禮那天穿過一次,款式雖有幾分過時,但外形還挺括。莉以為他要帶自己去補照結婚像,心頭先熱了一下,沒料到程卻說要帶她去教堂做禮拜,程在半年前就已經是基督徒了。莉的頭發當時就立起來了,她馬上聯想到“鴉片”和“祭壇上的羔羊”一類詞兒,大動肝火。她沒想到程和自己分離不到一年,在信仰方麵居然踏上這樣的迷途。此刻在她眼裏,程幾乎是一個陌生人。程最終一個人去了教會,莉心中的因重逢而產生的喜悅刹時就被衝淡了。

    後來的一段日子似乎是千篇一律的,做家務,看電視,吃飯睡覺。莉從前在一家研究所的新產品開發部門工作,她每天有做不完的事兒,隻恨分身乏術。那時她就盼望能有一個假期,現在她有了如此長的“假期”,漫長得令她無法忍受。沒有工作,沒有朋友,莉悲哀地發現自己與周圍世界的距離越來越遠了。

    後來莉讀到了一個名為《腳印》的宗教故事:有一天晚上,一個男人作了一個夢,他夢見自己和上帝一起在海灘上散步。他的全部生活圖景一一在天空中閃過,在每一幅圖景中都有四行腳印留下來,兩行是他的,兩行是上帝的。當最後一幅圖景閃過,他回顧身後的腳印,發現在很多時候隻有兩行腳印,而這恰恰是在他生命中最低沉最憂傷的日子。這使他非常煩惱,他就去問上帝:“我不明白為什麽在我最需要你的時候你卻離開了我?”上帝說:“我的孩子,我愛你,我從來沒有離開過你,在你受苦受難的日子裏,你隻看到了兩行腳印,因為在那時我是抱著你走路的。”

    莉不由得被這個故事深深地感動了。她開始讀《聖經》,她想僅從了解西方文化的角度,《聖經》也值得一讀。她沒有料到她發現了一個與她的想象截然不同的精神世界,在這裏,每一個孤獨的靈魂都有了信念的傍依,而這種信念的傍依對於飄泊異國的人是多麽重要啊。

    有時周日程去做禮拜,莉一個人在家也無聊,索性就隨他一起去了。他們去的是一個中國人的教會,在那裏她看到了一張張雖不曾相識,卻無比熟悉的麵孔,聽到她一落生就開始理解了的語言。教會裏的人向莉伸出了自己熱情的手,帶她到美國人家庭作客,帶她去超級市場購物,幫她搬家,幫她找英語老師。莉仿佛置身於一個大家庭裏,教徒們彼此和睦相處,他們每一個人臉上都有平靜溫暖的微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