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節 戰略轉型實施(1/5)

作者:裴中陽字數:38990更新時間:2019-09-21 11:21:02

    一、戰略轉型的具體動因

    不難看出,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的戰略轉型,內因來自企業的運營狀況和發展追求,更主要的外因則是競爭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包括產業政策、行業技術或市場競爭格局等方麵。

    (一)產業政策變化

    對企業產業邊界(動態)選擇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政府產業政策導向。如果說,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重在自動調整和優化資源配置;那麽,政府這隻“閑不住的手”則應當表現在產業政策引導上。

    一般而言,產業政策管理的第一類是鼓勵扶持型產業,如農業、新能源、環保和文化產業等;第二類是限製發展型產業,如煙草、高汙染暨高耗能產業等。至於走私販毒等禁止經營型活動,則非產業政策管製範疇了。

    值得注意的是,產業政策是動態變化的:今天屬於鼓勵支持的產業,明天可能轉換為限製發展型;反之亦然。

    對企業經營來講,抓住市場機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深入解讀、正確預判產業政策的變化趨勢,對企業建立競爭優勢、確立行業地位更是至關重要。

    眾所周知,國內汽車行業的產業政策管製性非常強:外資企業必須與國內現有(國有)企業合資,且不能超過兩家合資企業;民營企業進軍汽車行業受製於目錄限製,實際上就是不給發放許可證。

    1997年,曾“非法”生產摩托車達10年之久的浙江吉利集團,開始大舉進軍汽車製造領域。得不到主管部門的許可,吉利就打著生產摩托車的旗號,征地850畝興建汽車工業園區;隨後在四川找到一家監獄係統的汽車製造廠,采取先合作、後買斷的辦法,用對方的許可證“曲線上市”。1998年8月,使用自主研發發動機的吉利“豪情”正式下線。

    2001年12月,國家經貿委發布了《第七批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吉利集團及其主要車型名列其中,這也是國內第一家獲得轎車生產資格的民營企業。此時,已是“WTO”正式簽訂的前夕了。

    2004年,吉利汽車銷售超過10萬輛,首次進入中國轎車行業銷售前10位。2006年,吉利汽車躍居行業第8位。更重要的是,吉利的自主研發和整車生產能力已躍居國內同行前列,當之無愧為我國經濟型轎車的主力品牌,並初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和國際水準的技術開發平台。

    當初,很多人認為吉利進軍汽車領域是“逆流而上”的“瘋子”之舉。而李書福則認為:國家產業政策是在不斷變化和積極進步的,隻要是符合國際慣例、不違背國家法規,順應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東西遲早會被承認,因此吉利造車恰恰是順乎潮流的“順流而下”。這不但體現了企業家的膽魄,更顯示了對產業形勢和政策變動的前瞻能力。

    2010年8月,當“汽車狂人”李書福從福特手中接過沃爾沃轎車業務時,吉利一躍為世界級的汽車公司,並一舉改寫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曆程。

    相比之下,另一個“摩托車大王”尹明善卻運氣差多了。等他最終於2005年拿到轎車生產許可證的時候,汽車行業的競爭格局已今非昔比。從此,力帆汽車始終處於苦苦追趕的維持境地。

    (二)技術創新衝擊

    在相當程度上來講,人類社會正是由不斷的技術進步和科技革命所推動的,它不僅改變著人們的消費方式、生活方式,也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組織模式。技術創新進程的不斷加快,也使得企業投資決策的風險越來越大。

    20世紀40年代,美國貝爾實驗室發明了半導體晶體管,但該技術性能不穩定、信號失真,遠不能與當時占主流地位的電子管技術相提並論。日本索尼公司以2.5萬美元的代價,從AT&T手中收購了晶體管的製造與銷售權,後者權當是廢品處理。

    當索尼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晶體管收音機時,美國人滿臉嘲笑,隻當其是低端市場的細分者。然而,隨著晶體管技術的不斷改進,索尼就是憑這項“低劣技術”徹底摧毀了美國的電子管收音機產業,不可一世的美國同行再也沒有翻過身來。

    根據市場競爭的不同特點,有人將產業競爭劃分為三個階段:

    1.價格和質量競爭階段

    在這一產業競爭的初級階段,由於產品同質化明顯、技術門檻不高,企業陷入“價格戰”的陷阱,往往需要拚成本控製、重質量管理才能存活下來。

    2.技術和專利競爭階段

    產品附加值來自差異化,技術創新和產品發明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市場進入門檻開始提高。技術進步對產業鏈的改變也至關重要,“微笑曲線”幾乎“放之四海而皆準”,分工合作甚至外包走向深入。

    值得注意的是,知識產權保護也是一柄“雙刃劍”。

    柯達公司信仰技術至上,過分依賴對發明專利等知識產權的保護,漠視市場的變化,實際上一直停留在市場競爭的第二個階段。自2008年至2012年初申請破產保護之前,柯達依靠出售專利獲得了近20億美元的收入,其中主要是來自數碼相機發明專利的授權。

    不無諷刺的是,這並沒有阻止柯達滑向破產重組的深淵。

    3.製度和標準競爭階段

    在準確預判市場變化趨勢、深度把握消費者本質需求的基礎上,通過製定技術標準和遊戲規則,推出新品類、開創新產業,得以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控製產業競爭格局。

    喬布斯領導的蘋果公司,被譽為改變世界的“三個蘋果”之一;另兩個就是伊甸園裏夏娃偷吃的“禁果”,以及砸在牛頓頭上的蘋果。

    2007年1月,史蒂夫·喬布斯在蘋果電腦的年度全球大會上,展示了新開發的iphone智能手機,同時宣布企業由“蘋果電腦公司”正式更名為“蘋果公司”。此舉標誌著蘋果開始全方位的戰略轉型,由一家計算機製造商轉變為消費類電子產品提供商。促進蘋果轉型的無疑是ipod創造的成功神話——憑借6個型號的3款ipod產品,就占據了75%的音樂下載和播放器市場。

    2007年6月29日,萬眾矚目的蘋果公司iPhone手機開始在全美164家專賣店及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旗下1800家商店開始發售。許多年輕人帶著睡袋和折疊椅,從25日起就開始露宿排隊。

    iPhone手機秀外慧中,集手機、iPod多媒體播放器和無線上網功能於一身,還有無按鍵的觸控屏幕,激活界麵、打開菜單、翻檢照片和進入電子信箱等可以信手拈來。此外,該手機能播放YouTube網站的約1萬部視頻作品。

    蘋果公司原計劃年底之前銷售100萬部iPhone,實際上隻用6天時間就實現了這個目標。到7月12日,蘋果公司股票市值超過了甲骨文和戴爾。

    不僅如此,蘋果公司一反常規,用自己的軟件產品支持iPhone手機的諸多功能,從而打破了手機製造商、運營商和用戶之間的傳統關係模式。數字手機正成為一個PC擴展的世界,微軟、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星及愛立信等大公司,無不全力以赴地跟進研發。

    2010年1月,傳聞已久的iPad平板電腦由喬布斯親自發布。這款介於智能手機iPhone和筆記本電腦Macbook之間的產品,很快就顯示出其改變世界的力量。短短4個月後,蘋果市值又超越了微軟。

    2011年上半年,iPad累計賣出1400萬台。如果iPad是家獨立的電腦廠商,那麽其產品銷量僅次於惠普、戴爾和聯想,全球排名第四。

    蘋果之所以能不斷推出極具競爭力的產品,集成價值鏈體係管理功不可沒。依靠全球化的分工和協作能力、擁有核心技術及操作係統,以及對自建零售終端旗艦展示店的控製,蘋果最終構建起平台化的生態係統。

    從產業邊界的不斷擴展來看,蘋果公司早已跳出個人電腦、手機等領域,而是真正引領行業潮流、開創顧客需求的消費電子/信息化產品提供商,並建立起短期內難以逾越的行業進入壁壘。

    (三)競爭格局改變

    當自由競爭行業出現寡頭壟斷,或者當行業壟斷被競爭打破;當中國企業走出國門,或者當跨國巨頭踏進國內市場,此時的市場遊戲規則必然發生變化。

    顯然,順勢而為者搶得先機,故步自封者難免出局。

    競爭格局變化影響之大者,莫過於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衝擊,因而企業必須有全球化的視野。值得注意的是,技術創新、特別是數碼時代的到來,也會引發競爭格局的劇烈改變。

    1998年,中國感光行業到了全麵崩潰邊緣。中國政府推出了“全行業合資計劃”:協議實施後,3年內其它外資感光材料企業不得在中國國內投資建廠。

    該計劃需要10億美元的投資,已占領中國60%市場份額的日本富士權衡再三後選擇了放棄。最終,柯達與中國政府簽訂了“98協議”。

    看起來柯達撿了大便宜。當2002年富士重返中國時,柯達膠卷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已攀升到60%,淪為二線品牌的富士再也無力與柯達相抗衡。

    在中國市場铩羽而歸的富士公司,及時預見到數碼化浪潮對膠卷行業產生的巨大影響,甩掉包袱啟動前所未有的係列改革,積極向數碼業務轉型:第一,調整中期計劃,對公司整體經營和組織結構進行徹底改革;開拓新興市場,集中資源積極促進成長型事業的發展,並強化並購和聯盟。第二,加強合並經營,對同樣從事膠片業務的富士膠片、富士施樂進行整合。第三,強化新事業的開發體製,激發每位員工的最大潛能,形成變革、轉型的企業文化和氛圍。

    轉型後的富士更像一個IT公司,在其2004財年的236億美元銷售總額中,影像(照相器材、膠卷與數碼相機)、信息(印刷及醫療係統)和文件處理(複印機和打印機)等三大領域分別占銷售總額的29%、31%和40%;在“財富》500強”排名中上升到第227位,2005財年銷售收入也比柯達高出近100億美元。

    執全球膠卷行業“牛耳”上百年的柯達,終於在傳統膠片和衝印業務向數碼技術戰略轉型時代栽了大跟頭:在“世界500強”的排名中,由1989年的第18位,一落千丈為2005年的第482位,股票也被降為垃圾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