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四、兔與雕塑藝術(2/2)

作者:王迅字數:5322更新時間:2019-09-21 11:23:49

    漢代畫像石刻和磚畫中,常有玉兔、蟾蜍、三足烏、九尾狐並列於西王母座旁。在傳說中,它們大約都是供西王母使役的。有的畫像石刻中,西王母和東王公並肩坐在台座上,上方有一隻神鳥,可能就是叫做希有的大鳥,神台之下是一隻玉兔,圓眼、豎耳、短尾,單膝跪於地上,拿著杵棒在碓臼裏搗藥,那便是為西王母製造不死之藥的玉兔。

    徐州漢畫像石刻中除有太陽中刻?烏,月中刻玉兔、蟾蜍的畫麵外,又有玉兔守鼎煉丹的圖像,看來在當時的傳說中,玉兔不僅能搗仙藥,而且會煉仙丹。

    漢魏傳說中有羿向西王母求不死之藥,是當時上層社會的人們幻想成仙得道,長生不死、講求神仙方術之風盛行的反映。把玉兔搗藥、玉兔煉丹的形象刻在墓葬建築材料,表現出死者生前對長生久視的幻想。

    東漢畫像石中還有一部分星象圖,南陽的一塊畫像石,畫麵右上方刻有河鼓三星――牽牛星,其下刻畫著右手揚鞭、左手牽牛的牛郎;左下方刻著四顆星,連成?形,其中有一跽坐婦女,是為織女。女宿之上,有七顆星連成一圈,中央是一隻圓眼、抿耳的兔。

    兔在古代不僅曾是月亮的象征,而且曾為某些星宿的代表,如二十八宿中的房宿,就以兔為代表。

    象征星宿的兔形態也很寫實,一副活潑可愛的樣子。

    漢畫像石中還有獵犬逐兔的畫麵,兔在驚恐奔逃,狗在後窮追不舍。給人以強烈的動態感。又有飛鷹搏兔和獵手馳射追逐雉、兔、鹿、羊等的內容。

    漢畫像石刻中的兔有動有靜、或伏或奔、形式多樣。大多數雄健樸拙,也有的秀美柔順。以不同的姿態,渲染著神話世界的神秘氣氛。如河南密縣後士郭一號漢墓的畫像石上,有兔與其他神獸一起在天空中、流雲間奔走飛騰的場麵。

    有的除兔與神獸之外,又有張牙舞爪的人形神怪。展現了天上的兔神奇的風采。還有的把想象中的神兔和人間的凡兔置於同一畫麵中,給人以撲朔迷離之感。

    采取兔造型的瓷器,既表現了捏塑技術,也表現了雕刻技術。除前麵講到的實用器物以外,還有兔生肖俑,其中有些是兔首人身,穿闊袖長袍。也有的是兔生肖人物俑,如1990年9月,安徽省望江縣一座北宋墓葬出土的6件生肖人物俑中,有一件是兔生肖人物俑。人為男性,麵部方正,頭戴冠,穿闊袖長袍,胸前捧著一兔首,兔兩眼圓睜,寬大的雙耳、尖嘴,有須。俑高約19.5厘米。人與兔均一本正經,卻不顯古板,透出一種和諧吉祥的氣氛。

    漢代的畫像磚中,有一種“百獸圖”的形式,圖中的兔子與其他野獸在一起,展現了生動的動物世界。兔子等動物以及背景都以浮雕來表現,與畫像石相比更顯細膩,更具有真實感。如1986年12月,湖北當陽半月東漢墓中發現的三塊百獸圖畫像磚,畫麵正中是一座山,山有三峰,上有樹木和草,還有野牛、兔、虎、熊、野豬、鹿、雀和怪獸等。動物造型生動,雕刻藝術精湛,是珍貴的藝術資料。

    十二生肖工藝品中,有一部分是玉雕、石雕、木雕和泥塑的十二種動物。其中兔生肖的雕塑形式多樣,有的為寫實,有的是半人半兔的類似古代生肖俑的形象。如北京的泥塑生肖兔,為白頭紅眼紅嘴,著古裝,著色鮮豔,造型活潑可愛。玉雕的兔往往小巧玲瓏,雕工精細,特別為屬兔的人們所喜愛。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