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一節 為民請命貶陽山(1/2)

作者:李道英字數:4188更新時間:2019-09-21 12:07:59

    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韓愈由四門博士遷監察禦史。監察禦史與侍禦史、殿中禦史合稱為“三院禦史”,隸屬於禦史台,是中央監察機關。監察禦史號稱“察院”“掌分察百僚”。這個官,職位不算高,待遇也不算豐厚,但屬清要之職,可以直接向朝廷反應情況,提出建議,就是說有一定的話語權,這對於“當世之得失,未嚐不經於心也”的韓愈來說,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職位,再加上劉禹錫、柳宗元、張署等韓愈的好友也同時在禦史台任禦史,所以韓愈由大學教授調任此職,他是相當滿意的,工作也是盡職盡責的。但是,他的麻煩也就出在他對工作的“認真”上。

    貞元十九年,氣候異常,先是春夏大旱,後是秋天早霜,農業生產遭受嚴重影響,糧食歉收,關中和京畿一帶鬧饑荒,災情嚴重,以致朝廷都停止了這年的科舉考試。而時任京兆尹(相當於長安市市長)的李實卻對唐德宗謊報災情,說什麽“今歲旱而禾苗甚美”,“由是租稅皆不免”。由於照收租稅,“人窮至壞屋賣瓦木、麥苗以輸官。優人成輔端為謠嘲之,(李)實奏輔端誹謗朝政,杖殺之。”李實是皇族,又身居要職,極有權勢,所以朝臣們對於他隱瞞災情和為掩蓋事實真相而草菅人命的惡劣行徑多噤口不談。

    韓愈作為監察禦史到京畿考察,了解了當時農村的慘狀,這在他後來所寫的《赴江陵途中寄贈翰林三學士》一詩中,具體回憶他所目睹的京郊餓殍遍野的實況:“是歲京師旱,田畝無所收。上憐民無食,征賦半已休。有司恤經費,未免煩征求。富者既雲急,窮者固已流。傳聞閭裏間,赤子棄溝渠。持男易鬥粟,掉臂莫肯酬。我時出衢(qú)路,餓者何其稠?親逢道邊死,佇立久咿嚘(yōu),歸舍不能食,有如魚中鉤。適會除禦史,誠當得言秋。拜疏移閣門,為忠寧自謀……”出於監察禦史的職責,出於對水深火熱中窮苦百姓的同情和對李實等人的強烈義憤,他不顧後果地寫下了《禦史台上論天旱人饑狀》。

    文中既如實反映了“夏逢亢旱,秋又旱霜,田種所收,十不存一”的嚴重災情,又如實報告了百姓“棄子逐妻以求口食,拆屋伐樹以納稅錢,寒餒道途,斃踣溝壑”的慘狀,矛頭直指貪官李實。同時,文中對唐德宗和百官也予以批評:這種嚴重情況是“群臣之所未言,陛下之所未知”。京畿慘相,文武百官出門即可看到,竟無一人敢言;德宗先以京畿饑饉而停止科舉考試,繼而下令赦免租賦。然而,僅憑李實的一番謊言就租稅不免,任憑李實橫征暴斂、杖殺優人成輔端而不聞不問。韓愈在此狀中還提出了具體可行的應急措施:已經征收的租稅並不退還;未征得者,暫緩征收,以待來年豐收後補上。這樣既可使百姓免遭塗炭,又使德宗便於采納,同時也給炙手可熱的李實留了點麵子。客觀地說,韓愈這篇上疏是上不損國,下利百姓的一封諫議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