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四節 自肆山水撰妙文(2/2)

作者:李道英字數:3842更新時間:2019-09-21 12:08:19

    永州雖極為荒僻,但佳山麗水,觸處皆是;柳宗元雖是官吏,但有的是閑暇時間。柳宗元在其《始得西山宴遊記》中,曾對其尋幽探勝的生活有過具體描述:“自餘為僇人(罪人),居是州,恒惴栗(憂懼不安)。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趨。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這種自然山水和生活條件,對柳宗元寫山水遊記真可謂得天獨厚。無怪乎明人茅坤說,柳宗元“與山水兩相遭,非子厚之困日久,不能以搜岩穴之奇;非岩穴之怪且幽,亦無以發子厚之文”(《唐宋八大家文鈔·柳柳州文鈔》卷七)。永州之絕妙山水和柳宗元之“堙厄感鬱”是成就柳宗元山水遊記不可或缺的條件。

    柳宗元在其《愚溪詩序》中說:“餘雖不合於俗,亦頗以文墨自慰。”可見,他“自肆於山水間”,寫遊記,主要目的是“自慰”。一方麵他希望在美好的大自然中解脫自己的孤寂、抑鬱和苦悶,以求“暫得一笑”之樂;另一方麵,也用誘人的自然山水之美反襯現實社會之汙濁黑暗,曲折表達對美好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對醜惡現實的否定,於貌似曠達之中,抒發憤世嫉俗之情,所以金聖歎讚其文“筆筆眼前小景,筆筆天外奇情”(《古文評注補正》卷三)。

    當然,柳宗元的遊記被世人讚譽、傳誦的主要原因,還在於他卓越的藝術獨創性。他能用自己“漱滌萬物,牢籠百態”的神來之筆,精確地描繪出各處山水景物中最為奇妙動人之處,遠近結合,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加之比喻、擬人等手法,不但藝術地再現了山水的自然美,展現其活躍的生命力,而且使山水景物性格化。他筆下的山水已不是純客觀的自然存在。他處處以山水自喻,山水的情態,山水的遭遇,都隱然可以看到作者自己的影子。愚溪的清瑩秀沏而無利於世,西山之高大特出,“不與培(pǒu)(lǒu)為類”,小丘之景色獨絕而被棄,小石城山之“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技”,都處處透露出柳宗元個人的思想、性格、人品及遭際。

    柳宗元以其縝密的構思和優美而不華靡的語言,為人們留下了不可多得的遊記精品。這些佳作,像一幅幅色彩絢麗的風景畫,像一首首深情動人的抒情詩,極富詩情畫意,為後世遊記文學的發展樹立了典範,後人稱其為“遊記之祖”,不為虛譽。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