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七節 劉柳之誼(1/2)

作者:李道英字數:3802更新時間:2019-09-21 12:08:26

    劉禹錫是中唐時期幾乎與柳宗元齊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學家,他雖比柳宗元大一歲,但二人卻同年進士及第。在唐代,同科進士稱為“同年”,這種特殊關係在激烈的官場鬥爭中顯得尤為重要。這種“同年”之誼,使他們在思想傾向、政治態度、生活道路,以及文學觀念上多有一致之處,使他們之間結下了終生不渝的友誼。

    劉禹錫於貞元九年(793)中進士,於貞元十一年授太子校書,屬於東宮的屬官。柳宗元和王伾、王叔文結識,大概是由劉禹錫的介紹;貞元十七年,劉禹錫調任渭南縣主簿,渭南也是京兆府屬縣,這使他和名義上的藍田尉、實際上留在京兆府的柳宗元多有接觸;貞元十九年(803),柳宗元入朝為監察禦史裏行,而劉禹錫也被提拔為監察禦史,劉、柳和韓愈一起在禦史台度過了一段極有意義的時光。但不久,韓愈因論天旱人饑得罪權貴,被貶為陽山令;而劉、柳則在京積極參與了永貞革新活動。二王執政後,柳宗元被任為禮部員外郎,劉禹錫則被任為屯田員外郎兼判度支鹽鐵案,同時成為革新集團的核心人物。革新失敗後,他們同時先被貶為州刺史,隨即加貶為州司馬,同成為“八司馬”之一。此後十年,二人雖未能謀麵,但一直有書信往來,相互同情、支持,進行學術探討,友誼不斷加深。元和十年,他們又一同被召回京城,一個月後,又同時被貶作遠州刺史。劉禹錫被貶為播州刺史後,柳宗元的“以柳易播”之舉更證明他們之間友誼之真誠。

    這次貶官的最後結局是:柳宗元被貶為柳州刺史,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刺史。此次雖然實質上仍是貶官,但名義上卻是“赴任”,所以較之十年前貶為州司馬時,朝廷的限製是寬鬆多了。因此,劉禹錫和柳宗元得以同行,且行程也較為從容。二人經商州,下漢江,渡洞庭,溯湘江,直到衡陽。因劉禹錫要在此改行陸路赴連州,而柳宗元則需繼續溯湘江去柳州。二人臨江依依惜別,柳宗元寫下了《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一詩,訴說自己經十年流放後被召入京,本抱複起希望,又被放逐嶺南。看到漢代伏波將軍南征時走過的荒涼古道和掩沒於草木之中的古墓,深感自己的前途也像這番景色一樣蒼涼。因為自己性格不合於世俗而橫遭非議,徒有文名也不為當世所用。在如此黯淡的情景中與友人分手,實在令人悲傷流淚。劉禹錫也寫下了《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的答詩,他想到自己兩次被貶連州,加上被貶朗州,已是“三黜”。命運多舛,事業無成。而今貶途中與友人分別,目送大雁北歸,耳聞哀猿悲啼,此後與朋友身處異地,隻有相望相思了。柳宗元再賦《重別夢得》詩:“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日歧路忽西東。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又賦《三贈劉員外》詩:“信書成自誤,經事漸知非。今日臨歧別,何年待汝歸?”詩中雖銳氣不及當年,傷感情緒濃鬱,但老友之間的深情,以及做“鄰舍翁”“待汝歸”的渴望,仍催人淚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