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九節 詩中理趣

作者:李道英字數:2752更新時間:2019-09-21 12:09:29
當歐陽修讀到蘇軾最早給他的書信時,就曾說:“軾所言樂,乃某所深得者爾,不意後生達斯理也。”(《與梅聖俞》)歐陽修對蘇軾極高的“達理”悟性,不禁發出後生可畏的感慨。 北宋時期士人尚理已成一種風氣,亦即人們常說的宋人好議論。這種風氣反映到詩文創作中,便是宋代詩文議論化的傾向。蘇軾不但受這種風氣濡染,而且把“達理”作為自己文學創作的一種自覺追求,即在詩文中加入自己對藝術、對人生獨特的理性思考。 蘇軾兄弟第一次赴京應試時,曾路過澠池(今河南省澠池縣西),寄宿於寺舍,並在主持奉閑和尚的居室牆上題詩。嘉祐六年(1061),蘇軾出任鳳翔(今陝西省鳳翔縣)簽判,蘇轍知其兄要路經此地,於是便寫了《懷澠池寄子瞻兄》一詩給蘇軾。蘇軾又經此地,重遊寺舍,昔時之景已不複存在:牆倒屋破,飛雪枯樹,一片荒寂。寺廟長老已經故去,牆上題詩也無跡可尋,唯有新建的白塔(長老之墳)似乎在向人們暗示著什麽。讀著蘇轍的詩篇,他內心頗有觸動,於是就寫下了《和子由澠池懷舊》一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複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jiǎn)驢嘶。”這首詩最值得稱道的是其生動精妙的比喻:飛鴻過後,它偶然在雪泥上留下的爪印依稀可睹。這一蘊含哲理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人世變遷的惆悵之情。詩人僅以一個生活中常見的景象作比,就生動地揭示了他對人生漂泊,舊遊似夢的虛無感的深切領悟,道出了許多人想說而不曾說出的共同感受。人們不能不驚訝於這位二十六歲的年輕人竟會對人生哲理有如此透辟的理解。所以雪泥鴻爪、飛鴻印雪、飛鴻踏雪等也就成為著名的典故流傳至今。 蘇軾有許多以理趣見長之詩作,他在寫景、詠物、記事之中,往往有意識地闡發某種生活哲理,表達對於人生的思索。如其《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此詩為元豐七年(1084)蘇軾改為汝州團練副使途中遊廬山時所寫。廬山的全貌,隻有遠眺或鳥瞰時才可看到,而置身於山的某一局部時,雖在山中,反而不能識其全貌。此詩道出了一個平凡的真理,包括了整體與部分,全局與局部,宏觀與微觀,綜合與分析等耐人尋味的概念。我們今天所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也與此息息相通。這首極富哲理性的山水詩不僅贏得了讀者廣泛傳誦和吟味,而且也成為人們諷喻某種社會現象的熟語,使這首小詩具有了強大的藝術生命力。 再如其詠物詩《琴詩》:“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佛教《楞嚴經》中有“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的話,蘇軾汲取了此話的意旨,寫成這首詠物絕句,巧妙地說明了世間各種事物之間相互配合、互相作用的關係,生動、精妙,在習以為常中給人以新的啟迪。 詩歌以形象思維見長,如在詩中幹巴巴發議論,會讓人覺得麵目可憎。蘇軾詩中的“理”,不是玄思,也不是邏輯推理,而是生活中隨觸而發的感悟。他把普通的自然現象和生活現象上升為哲理,通過具體的、生動的、習以為常的事物,把人生的感受轉化為理性的反思,一點即明,耐人尋味,發人深省。這樣的詩,把精深的哲理和生活的意向有機結合,既優美動人,又趣味無窮,是名副其實的“理趣詩”。蘇軾以其靈心慧眼,多能發現妙理新意,這也是其詩受到讀者普遍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