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節 崇尚自然反雷同

作者:李道英字數:2764更新時間:2019-09-21 12:09:29
什麽樣的文章才算是好文章?蘇軾的回答很簡單:“能道意所欲言。”(《答王庠書》)他認為,要求物之妙,達物之理,就不但要了然於心,而且要了然於口與手。就是說,心裏想到的,就能用口說得出,用手寫得出。能把自己想說的話完美地表達出來,即是最好的文章,而不需要挖空心思地去“作”文章。這裏蘇軾不是反對文學技巧,恰恰相反,這正說明了他對文學技巧的高度重視,同時也強調了文章要出於自然。 蘇軾為文是特別重視“自然”的。他自覺追求文章的無拘無束,揮灑自如。他曾自評其文曰:“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裏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文說》)在《答謝民師書》中,他稱謝民師之文是“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謝文未必如此,把這幾句話看做是此老自道,可能更為合適。所謂“初無定質”,就是不要事先劃定框框,要順其自然,該行則行,該止則止,既要“文理自然”,又是“姿態橫生”。這個要求是很高的,但蘇軾自己完全做到了這一點。“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赤壁賦》)“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記承天寺夜遊》)寥寥數筆,情景如繪。讀著這樣的文章,我們才真正體味到何謂“文理自然,姿態橫生”,何謂“行雲流水”,行止自如。蘇軾曾對劉景文說:“某平生無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則筆力曲折,無不盡意,自謂世間樂事無逾此者。”(見何薳(wěi)《春渚紀聞》)說明他真正做到了“意到筆隨”“言能稱意”,所以他把寫文章看做人生最大的樂事也就不足為奇了。 既然蘇軾為文追求自然,反對事先設定框框,所以他對當時“千人一律”的程式文章深惡痛絕。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寫得很好,但他有個毛病,就是過於自信,並喜歡別人“同己”,就是說,他長什麽樣,別人最好也長那樣;他的文章什麽樣,別人最好也那樣。他當時是宰相,位高權重,一幫世俗文人,附之唯恐不及,所以都以王安石的文章為楷模,紛紛效尤,致使文壇程式化傾向日益嚴重。蘇軾對此極為不滿,於是在《答張文潛書》一文中,對王安石企圖以自己的文章來劃一文壇所產生的不良影響提出了尖銳的批評:“文字之衰,未有如今日者。其源實出於王氏。王氏之文,未必不善也,而患在於好使人同己。自孔子不能使人同顏淵之仁、子路之勇,不能以相移,而王氏欲以其學同天下。地之美者,同於生物,而不同於所生。惟荒瘠斥鹵之地,彌望皆黃茅白葦,此則王氏之同也。”黃茅白葦,偶然一見,確為不錯的自然景物,但如到了鹽堿地,放眼望去,無邊無際,盡是黃茅白葦,那一定會使人感到索然寡味;文亦如此,王文不錯,作為一花,光豔奪目,但如果天下之文皆如王文,即使再好,也難免單調。蘇軾批評王安石要人“同己”,反對文章風格的雷同,提倡藝術獨創性,風格多樣性,這是他對古文理論的一大發展,為古文創作的繁榮和風格多樣化、個性化開拓了新的天地。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