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二章 魚歡水躍 渾然天成——與精於畫魚水的畫家陳義水一席談

作者:劉戰英字數:2416更新時間:2019-09-21 22:38:26
丙子年歲末,享有“畫魚水專家”之譽的福建長樂籍中年畫家陳義水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筆者應邀觀賞。在位於西側的一個展廳,見到了儀表樸素舉止敦厚的陳先生。他這次畫展沒有舉行隆重氣派的剪彩儀式,也沒有鞍前馬後地邀請領導人物,甚至連首都新聞界的朋友也不多,雖然觀賞者並非門可羅雀,仍不時呈熙熙攘攘之勢,但源於自然使一切也就顯得自自然然。沒有矯揉,沒有虛假,沒有浮躁。故而我們的接觸也顯得輕鬆自在,交談的話語也在自在輕鬆的氛圍中與展廳升騰的氤氳和諧地流瀉。 出生於“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長樂的陳義水,自幼生長在濱海小鎮,戲水捉魚,對魚水情鍾。從他酷愛上丹青後,畫魚便成為他刻意追求的題材。他雖然明晰學藝要觸類旁通,對花鳥草蟲乃至山水人物也要廣泛涉獵,但較之畫魚卻總缺少一種發自內在的激情。這便是師法自然之結果,這種對藝術追求的原動力是不可遏止的。陳義水談起為什麽喜愛畫魚畫水時動情地說。 想畫魚畫水是一回事,要畫好魚畫好水又是一回事。況且,縱覽畫史,古今畫魚者甚少,而精於畫魚者則更少。即便一些畫魚名家也是畫魚不畫水,水總是靠留白等手法表現之。 所以,畫魚難,如果將魚與水水乳交融地畫好則是難上加難了。而作為一個有追求的畫家,一個敢為天下先的畫家,一個不怕失敗而勇於將失敗作為成功之母的畫家,就是要在前無古人中獨辟蹊徑,在吸取前人成功的經驗中大膽地標新立異,師法傳統又奮力衝出傳統的樊籠,在衝出模式中弘揚自己的個性,在不斷否定之否定中確立自己的風格,這樣才能談到在繼承中發揚,在發揚中進取,在進取中弘揚祖國的國畫藝術。陳義水談起自己的藝術觀,滔滔不絕,如珠璣迸射,鏗鏘震耳。 從形象的自覺到媒介物質的自覺到主體的自覺,以表現的觀念再現,以寫意的觀念寫實,以選境的觀念選境,這是陳義水畫魚畫水的成功所在,他畫的魚與水,取其神,揚其意。那躍然水中的魚,不論是《九鯉朝陽圖》、《水仙濯鯉圖》、《魚樂圖》、《九如圖》,還是《蘆花遊鱗圖》、《油菜花魚圖》、《龍門濯鯉圖》,或淺躍深翔,或騰挪穿梭,都逐流有勢,撥浪有聲,嬉戲有趣,進而達到魚遊有水,水騰有魚,水魚相彰,渾然一體。難怪當代中國畫魚大師吳青霞揮毫作詩讚曰:“魚躍龍門事有因,年年有魚有餘銀,君兮腕底錦鱗美,更上竿頭百尺神。”詩人和書法家懷禪老人也贈詩譽:“人才左海有嘉譽,獨讚陳君善畫魚。潑墨乍驚珠瀑濺,揮毫即見錦鱗舒。淩波噴沫皆生動,掉尾揚鬐盡自如。躍上龍門終可待,不關風力一吹噓。”都道出了陳義水畫魚畫水之絕妙,之獨具一格。 身為高級美術師的陳義水,以不同凡響的力作,多次在國內外畫展中獲獎,並被眾多的人士收藏,其傳略收入《中國當代高級科技人才係列辭典》、《世界當代書畫名家大辭典》和《國際現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已逾知天命之年的陳義水,一定會積四十年跋涉之堅韌,不懈地攀登國畫藝術的高峰。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