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三章 身在旅途喜跋涉——記畫家鄭堅石

作者:劉戰英字數:2740更新時間:2019-09-21 22:38:27
衣著樸素又不悖時,舉止謙和而不木訥,深邃的眸子閃爍著藝術家執著的氣質又難以覓到物欲的浮躁及矜才使氣的張狂,這便是筆者二度結識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僑眷畫家鄭堅石先生漸次固化了的印象。 已逾天命之年的鄭堅石既沒有出身書香門第的耳濡目染和家教庭訓,也沒有經過高級藝術學府的十年寒窗和名師親授,而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紅海洋”中使其得以跨入繪畫藝術之舟。 由於父母早喪而家境拮據致使年僅17歲的鄭堅石忍痛放棄了高考到工廠當了一名鉗工,以微薄的津貼資助姐姐上大學。之後他又孑然一身到廣漠無垠的塞北壩上草原當農工,繼而輾轉到河北省藕澱農場又成了一名飼養員,錘擊銼礪的鍛打,粗悍牧民生活的陶冶,髒而累的豬倌歲月的洗禮,使鄭堅石的性格酷似他的名字。正因為其沒有科班出身那種“青壯聊發少年狂”的優越,經長期逆境磨煉而具備跋涉者素質的鄭堅石才更深諳“笨鳥先飛”的沉重和要付出的韌之耐力。既然命運之神已經將繪畫藝術之槳擲給了他,他便義無反顧地迅猛揮槳駕舟在繪畫藝術的汪洋中劈波斬浪。道不盡有多少回求學若渴地以能者為師,記不準臨摹了多少張古今名宿的傳世佳作,幾年下來,他的繪畫水平取得了長足進步。 1989年他創作的年畫《雙龍戲珠》,參加由國務院文化部舉辦的第七屆全國美展,獲得了銅獎,並同時獲得河北省美展特等獎及省第四屆文藝振興獎。1991年創作的宣傳畫《他年化作杜鵑紅》,入選“91全國宣傳畫展”,並獲得三等獎;接著他又創作了油畫《飛吧鴿子》和國畫《花韻》,分別入選省慶祝建黨70周年美展和全國首屆花鳥畫展等等,可謂成績斐然。 然而,鄭堅石清醒地知道,這些碩果的取得固然值得慶幸,但是距自己的求索還征程遙遠。藝術貴在創新。殊不知,要出新又談何容易呀!特別是中國的傳統繪畫,上溯盛唐,後經宋、元、明、清諸多朝代燦若星河的名家的拓展,加之當今不同流派的各領風騷,一個個劃時代的國畫巨擘銜環佩玉,金鑲華蓋,軍團般排列,似群峰高聳,要攀登,要超越,實在是難於上青天!但是,不願在古人麵前繞膝和拾人唾餘的鄭堅石矢誌求新,銳意進取。 鄭堅石在師法傳統的基礎上,潛心揣摸畫中三味。尤其是他對傳統畫論中的“氣韻生動”的底蘊認真開掘,使他漸漸領悟到,要表現大自然的勃勃生機,就要忘情於生命的自由與和諧,視神韻為至上,著力表現物象的大自在,形似以烘托潛在的神質,做到法無定法,形無定象,形變而更使神氣亮彩卓然。鄭堅石經過艱辛的探索,他畫的水墨仙鶴,利用狂放的潑墨和灑脫的線條,取“鶴鳴九皋聲震九天”之氣韻,不管是表現仙鶴挾淩雲氣概,自天而下的《飛天》,還是抒發仙鶴得自由自在境界的《鶴鳴高秋》,從構圖到立意,形神兼備,出神入人化,獨出機杼,給人以詩一樣的幻化和豐富的想象。不少名家讚揚他的仙鶴作品有變化但不怪誕,富神韻又不乖張,每幅畫都富有獨立氣質的生命載體。難怪他的水墨仙鶴係列之一《無題》入選“海南國際水墨大賽”,《唱太陽》入選河北省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書畫展,並被定為精品收藏,中國畫報社出版了他的《鶴賀吉祥》掛曆。 藝海無涯,男兒有誌。鄭堅石決心將自己置身於旅途中,以鍥而不舍的意誌和不懈怠的耐久力,在物欲橫流中甘願清貧,在“××家”作為最時髦的名牌粉墨登場時不怕寂寞,繼續朝著祖國繪畫藝術的高山峻嶺攀越。 1996.4.2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