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四章 “偽裝大師”的“拿手戲”——避役與變色纖維(2/2)

作者:董淑亮字數:3620更新時間:2019-09-21 23:09:27

    那麽,變色龍為什麽能變色呢?紐約康奈爾大學生物係的安德森對變色龍的“變色原理”進行了詳細解釋:變色龍皮膚有三層色素細胞,最深的一層是由載黑素細胞構成,其中細胞帶有的黑色素可與上一層細胞相互交融;中間層是由鳥嘌呤細胞構成,它主要調控暗藍色素;最外層細胞則主要是黃色素和紅色素。安德森說:“基於神經學調控機製,色素細胞在神經的刺激下會使色素在各層之間交融變換,實現變色龍身體顏色的多種變化。”通俗地講,當周圍的光線不同,溫度不同的時候,變色龍的神經受到刺激,敏感的皮膚就會發生複雜的變化,呈現出各種各樣的顏色。

    受此啟發,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一種變色纖維,能吸收周圍環境中的光波而自動改變顏色。穿上這種纖維做成的軍服,埋伏在鮮花盛開的草原,軍服會顯現多彩的花朵,在茂密的叢林裏行軍,軍服又變成深綠色。這種纖維材料,既可以使戰場上的士兵避免受到核閃光和激光的侵害,也可以作為光學儀器上的濾光片,還能製成特殊的薄膜貼,用在飛機等裝備表麵,使飛機的顏色與天空的背景相一致。

    “小檔案”

    變色龍在生物學家的眼裏,是一種能變色的奇特動物,它的皮膚的顏色能隨著四周物體的顏色而改變;在發明家的眼裏,它提供了發明創造的靈感和機理,誕生了變色材料;在文學家的眼裏,它是一篇文學精典著作——19世紀末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短篇小說藝術大師契訶夫(1860-1904)的《變色龍》,正是以這種動物的名字為題,隻取其“變色”的特性,以精湛的藝術手法,塑造了一個專橫跋扈、看風使舵的沙皇專製製度走狗的典型形象,具有廣泛的藝術概括性;在社會學家的眼裏,有這麽一種人,他們最善於欺下媚上、見風使舵,於是,他們給這種人鄙視地起了“變色龍”這個動物名字。可見,一般的動物是無法具有“變色龍”這樣的多麵性內涵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