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恒的美與愛——紫羅蘭與酸堿試紙(2/2)

作者:董淑亮字數:2974更新時間:2019-09-21 23:10:22

    酸和堿本來像水一樣,是無色透明的,我們的肉眼難以一下子“認”出來,波義耳希望通過“活的試劑”能夠快捷地辨別物質的酸堿性。於是,波義耳又取來了各種植物進行酸堿試驗,發現了大部分花草受酸或堿作用都能改變顏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顯:它遇酸變成紅色,遇堿變成藍色。利用這一特點,波義耳用石蕊浸液把紙浸透,然後烤幹,這就製成了實驗中常用的酸堿試紙——石蕊試紙。需要檢測物質酸堿性的時候,隻要將一小塊紙片放進被檢驗的溶液裏,根據紙的顏色變化就能知道這種溶液是呈酸性還是呈堿性的了。波義耳把這種石蕊紙叫做“指示劑”,這就是後來我們常說的“酸堿試紙”。

    “小檔案”

    拿破侖一生與紫羅蘭有著不解之緣。他的追隨者們把它作為拿破侖派的標誌,相信它會為這位受挫的君主重新帶來成功和幸福。1815年3月20日,當紫羅蘭在法國南方開出第一批花朵時,拿破侖成功地逃出厄爾巴島,回到他的崇拜者中間。他們迎接他時,不住地高呼:“歡迎您,紫羅蘭之父!”此時,人們手裏舉著紫羅蘭,頭上插著紫羅蘭,所有的商店、公用建築乃至家家戶戶都用紫羅蘭裝飾起來了,希望這象征“美與愛”的花能帶來好運,讓拿破侖重新稱霸歐洲。可惜不久,這一年的6月22日拿破侖被迫宣布放棄皇位,後來被押解到聖海倫島。在去該島之前的一個星期,拿破侖突然念起約瑟芬的舊情,最後一次到馬裏美寧城堡為她掃墓,並在墓前種了一叢終年開花的名貴的紫羅蘭。在拿破侖死後,人們在他從未離身的金首飾盒裏發現了兩樣東西,其中有一樣是兩朵枯萎的紫羅蘭,這是他與約瑟芬的定情之物。可見,拿破侖對紫羅蘭至愛之深,也頗令人動容。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