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論改革開放的哲學精神和實踐本質(1/4)

作者:趙本義, 李建森字數:10354更新時間:2019-09-21 23:19:37

    趙潤琦

    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到現在,我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已經走過了20年的曆程。這20年,是我國人民在以鄧小平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江澤民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領導下,突破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理解和社會主義的僵化模式,從中國現實出發,“既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既排除各種錯誤傾向的幹擾又吸取各種失誤的教訓”,獨立探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不斷解決新課題,開拓新境界,實現新飛躍”的20年;是準確把握時代特征,全麵改革開放,在與資本主義製度及其經濟和科技的競爭中,發展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綜合國力,實現社會主義“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20年。這其中既有立足於現實,在對曆史經驗深入反思的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其成果就是鄧小平理論這一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又有不斷探索、開拓進取的實踐創造,是融理論創新於創造性實踐之中並將二者辯證統一起來的現實曆史進程。突破陳規,把握方向,立足現實,麵向未來,不斷創新,開拓進取是這20年實踐的哲學精神;追求實效,大膽探索,勇於創新的創造性實踐是這20年曆史的實踐本質。

    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20年實踐的理性原則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鄧小平第三次複出之後,針對當時的中央領導同誌提出的“兩個凡是”的思想,支持了“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反複強調要完整準確地把握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係。他指出:“毛澤東思想的基本點就是實事求是,就是把馬列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毛澤東同誌在延安為中央黨校題了‘實事求是’四個大字,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就是這四個字。”堅持“實事求是”,就是完整準確地把握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係,就是堅持毛澤東思想。在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上,鄧小平作了題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報告,強調“首先是解放思想”,“幹革命、搞建設,都要有一批勇於思考、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闖將。”“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鄧小平把“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統一起來,這既是對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繼承,又是對毛澤東思想的創新和發展,從而使之成為鄧小平理論的基本點,即精髓。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是20年改革開放的理性原則。在改革開放初期,一方麵,要對建國以來的曆史經驗和教訓進行總結和反思,特別是要對“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實踐和毛澤東同誌的是非功過進行正確評價,正視現實,繼往開來,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把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另一方麵,又要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實現黨的工作重心的戰略性轉移,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麵,必須“解放思想”,進行探索和創新。我們黨正是堅持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一理性原則,從中國現實出發,獨立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才取得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理性原則,要求實踐主體從實際出發,探討客觀事物的規律性,並以這種規律性為向導,在實踐中勇於思考,勇於探索,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進行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這一原則也是創造性實踐的原則。客觀事物及其規律性,以及中國的實際狀況是進行創造性實踐的客觀基礎和現實出發點。隻有以中國的現實狀況為依據,以客觀規律為向導,才能從實際出發,進行探索和創新。在實踐中進行探索和創新,要求實踐主體具有“敢試”、“敢冒”、“敢闖”的精神品質,敢為天下先,敢於走出一條新路來。“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進行探索和創新的前提和基礎,“解放思想”、敢於探索和創新是“實事求是”的本質要求,又是實現“實事求是”的途徑和動力。“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統一,是客觀規律性和主體創造性的統一,它不僅是20年來改革開放這一創造性實踐的理性原則,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麵走向21世紀的理性原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