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4章 林爽文起兵反清乾隆帝遣軍征剿(3)(1/5)

作者:周遠廉字數:14324更新時間:2019-09-22 00:07:37

    而且更可能使福康安擔心的是軍隊的素質問題。加上新增之兵,官兵總數約為六萬名。此數不為不多。義軍雖號稱一二十萬人,實際上編成隊伍的士卒隻有三四萬人,其餘皆是會員及“附和之人”,僅在村莊活動。因此,僅就正規士卒的數量而言,官兵還超過了義軍。但是,這六萬名官兵,絕大多數是閩、粵、楚、浙、湘、桂等省的綠營兵,駐防滿兵不過三四千人,戰鬥力本來就不強,兼之,經過大半年的用兵,連吃敗仗,士氣更為低下。與兩年多以前征剿甘肅回民起義時的軍隊相比較,顯然平回之役的官兵更為精幹驍勇。當時,福康安、海蘭察用兵不及一月,即將回民起義打壓下去了。能夠這樣快取勝的原因固然較多,如決策正確、任帥得當,等等,而其中重要的一條卻是官兵的戰鬥力相當強。福康安統領之兵並不多,隻有一萬名,但素質較好,計有北京火器、健銳二營精兵二千,阿拉善蒙古兵一千,寧夏滿兵一千,“四川降番兵”二千,老教回兵一千及甘陝延綏之兵三千。他們打起仗來,奮勇爭先,奔馳射殺,猛不可當。

    正就是由於征台之役的形勢是敵強我弱,所以,剛建功勳的福康安將軍才感到信心不足難勝重任,而向皇上呈交了如此“畏難”的奏折。

    乾隆帝一看福康安之奏,十分驚訝,非常憂慮,大帥如此“畏怯”,焉能克敵製勝!此病不除,前途難卜。因此,他於八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二十六日連下三諭,詳述進剿必勝的原因,勉勵福康安勇擔重任。他於二十四日諭軍機大臣:前因常青等辦理剿捕之事,“怯懦因循,茫無成見”,故特派福康安前往更換,督辦軍務。“今閱奏到之折,看來福康安竟不免為常青所惑,略有畏難之意”。現“添調之兵,不為不多。況福康安帶領巴圖魯侍衛等百餘人,皆屬屢經行陣矯健可用,以如許兵力,而又得奮勇帶兵之人,更何必於此時先為鰓鰓過計乎”?福康安擔心義軍“滋擾府城”,實為過慮,現福康安與海蘭察等同往,“各路增調之兵萬餘,又已到齊,且有巴圖魯侍衛等百餘人”,豈有“慮其乘虛滋擾之理”?“福康安又何所顧慮而先存畏怯之意,甚不滿朕所望矣。福康安身為統帥,軍中俱視其意向,若先有示怯之意,則以下將弁等,更必心存懦怯,士氣豈能振奮耶?”“福康安務須堅持定見,胸有成算,相機妥辦,不可稍涉遊移。總之此事全在得其要,決機製勝,以期鼓勇直前”。“朕廑念軍務,早已通盤籌劃,今不妨為福康安明白宣示,使之安心”。若常青等仍前株守,“諸羅勢竟不支,甚或至台灣全部搖動,則其事必須大辦,且將調用京兵及各省兵”,那時自應令福康安駐廈門,俟大兵齊集,“再圖進取,必不令福康安止帶屯練兵二千冒昧前進,何必於此時先存疑難畏怯之見乎”。“福康安接奉此旨,更當安心鎮定,勉圖克捷,毋負朕委任之意”。

    第二天,八月二十五日,他又降諭軍機大臣,除了論證進剿必能獲勝以外,著重談了對福康安的寵信和關懷。他說:“朕臨禦五十餘年,於一切重大事務,經曆不知凡幾,無不通盤籌劃,熟慮機先。今委福康安以剿捕之任,豈有令其冒險前進之理。無論福康安久經簡任,寄以股肱心膂,事無巨細,無不休戚相關,斷不肯置伊於險地,……豈有福康安為朕所親信倚任之人,轉不為之計出萬全耶!……朕之待福康安,不啻如家人父子,恩信實倍尋常,福康安亦當以伊父傅恒事朕之心為心,竭力奮勉,……一力擔當,若遇事輒先涉張皇,不特朕將何所倚恃,而伊亦將置身何等耶?”②。

    乾隆帝這些推心置腹情深意厚的曉諭,使福康安消除了疑慮,增強了勇氣和責任心,迅速趕赴廈門,候風渡台,決心痛剿會黨,再為皇上建樹功勳。

    二、調兵運糧傳授計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