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3、關於社會主義發展問題的幾點思考(1/4)

作者:徐博涵字數:11344更新時間:2019-09-22 07:56:56

    在國際上,自俄國十月革命以來,社會主義的建設和發展已有70年的曆史。我國進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也有38個年頭了。總結曆史經驗,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特別是列寧晚期的教導,以及我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理論和實踐,對於社會主義發展問題有幾點是值得引起我們反思的。這種反思,也是一種對社會主義的再認識。

    一、搞社會主義不能單純從理論概念出發

    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原本是西方近代科學技術、近代社會思想和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發展的產物。它植根於發達資本主義社會,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被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所代替的客觀曆史趨勢,是最先進、最徹底的革命理論。自從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傳播到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東方國家以後,它就給這些國家的仁人誌士們提供了一種救國救民的最好革命真理,鼓舞了億萬工農群眾奮起投入推翻封建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反動統治的鬥爭,對加速這些國家社會曆史的發展起到了顯著的推動作用。

    然而,這些國家的無產階級一旦奪取了全國勝利,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一經被實踐證明為顛撲不破的真理,人們在進而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往往容易犯一種錯誤,即不是從實際出發,而是單純地從植根於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的現成社會主義理論出發,抽象地以為公有製總是優於私有製,集體生產總是優於個體生產,計劃經濟總是優於市場經濟,因而盲目追求公有製、集體生產和計劃經濟等等。結果,往往脫離客觀實際,碰釘子,受挫折。俄國布爾什維克黨在十月革命初期,由於沒有經驗,在國內戰爭的條件下,曾經犯過這類錯誤。列寧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很快作了糾正。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就是一次主要從抽象的社會主義概念出發搞社會主義,到要從俄羅斯是一個“小農生產者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實際出發搞社會主義的轉變。這是在落後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指導思想上的根本轉折,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然而,長時期以來,人們對於這一轉變隻是就事論事,當做權宜之計看待,對其所包含的深刻含意普遍認識不足。以致後來在蘇聯和其他一係列社會主義國家的曆史發展中,仍然一再重犯這類錯誤。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所走過的曲折道路,從根本上說,也是由於不是真正從實際出發,從我國人口多、底子薄,一窮二白的國情出發,而是從抽象的理論概念出發,急於搞純而又純的社會主義。結果,使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屢遭嚴重損失。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偉大曆史功績,就在於把黨的根本指導思想,重新撥回到了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軌道上來,並且開始實行一係列適合我國當前實際情況的開放、搞活的方針、政策。在此基礎上,鄧小平同誌在黨的十二大又進一步提出了“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總要求。這樣,才使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重新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

    曆史的經驗反複證明,在像我國這樣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不僅革命不能一切從本本出發,搞教條主義,建設更要注重堅持和貫徹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唯物主義原理。在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指導下,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這是總結全部中國革命和建設經驗教訓的結晶,也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路線的靈魂。改革,最根本的就是要在堅持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大方向的前提下,把指導思想從以理論概念為基本出發點轉到以實際情況為基本出發點的軌道上來。一切以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的現實發展,有利於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有利於國家的繁榮昌盛,有利於社會主義事業的切實加強為最高標準。這是社會主義事業能夠始終一往直前,永遠興旺發達的根本思想基礎。離開這條思想路線,當代社會主義事業就沒有出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理論也將成為一句空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