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6 晉國魏絳因“青蛙效應”拒絕美女的誘惑(1/2)

作者:段俊平字數:4616更新時間:2019-09-22 09:06:17

    “居安思危”一直是中國人用來告誡從政者的最常用的一個詞,它出自《左傳》。春秋時期,有一次宋、齊、晉、衛等12國聯合出兵攻打鄭國。鄭國國君慌了,急忙向12國中最大的晉國求和,得到了晉國的同意,其餘11國也就停止了進攻。鄭國為了表示感謝,給晉國送去了大批禮物,其中有著名樂師3人、配齊甲兵的成套兵車共100輛、歌女16人,還有許多鍾磬之類的樂器。晉國的國君晉悼公見了這麽多的禮物,非常高興,將8個歌女分贈給他的功臣魏絳,說:“你這幾年為我出謀劃策,事情辦得都很順利,我們好比奏樂一樣的和諧合拍,真是太好了。現在讓咱倆一同來享受吧!”可是,魏絳謝絕了晉悼公的分贈,並且勸告晉悼公說:“咱們國家的事情之所以辦得順利,首先應歸功於您的才能,其次是靠同僚們齊心協力,我個人有什麽貢獻可言呢?但願您在享受安樂的同時,能想到國家還有許多事情要辦,我們一定要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魏絳這番遠見卓識而又語重心長的話,使晉悼公聽了很受感動,高興地接受了魏絳的意見,從此對他更加敬重。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居安思危和憂患意識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管理者一條很重要的政治經驗。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說的也是這種憂患意識。縱觀中國曆史,居安思危的皇帝,大都是比較有作為的皇帝,而由居安思危的管理者統治的朝代也大都是比較昌盛的,反之則衰、則敗、則亡。翻開曆史長卷,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國家如此,企業更是如此。現代企業一定要有憂患意識,因為無論一個企業處於什麽發展階段,都要對未來可能遇到的風險做出預警方案,“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對於企業來說有著深刻的警示意義。

    在管理學中有一個很知名的理論,叫作“青蛙效應”。此效應源自19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曾進行過的一次著名的“青蛙試驗”:將一隻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鍋裏,青蛙立即觸電般地跳了出去。後來,人們又把它放在一個裝滿涼水的大鍋裏,任其自由遊動,然後用小火慢慢加熱。青蛙雖然可以感覺到外界溫度的變化,卻因惰性沒有立即往外跳,直到後來熱度難忍而失去逃生能力被煮熟。科學家經過分析認為,這隻青蛙第一次之所以能“逃離險境”,是因為它受到了沸水的劇烈刺激,於是便使出全部的力量跳了出去;第二次由於沒有明顯感覺到刺激,因此,這隻青蛙便失去了警惕,沒有了危機意識,它覺得這一溫度正適合,然而當它感覺到危機時,已經沒有能力從水裏逃出來了。

    “青蛙效應”告訴我們,企業競爭環境的改變大多是漸熱式的,如果管理者與員工對環境變化沒有疼痛的感覺,最後就會像那隻青蛙一樣被煮熟。同樣,一個企業如果隻滿足於眼前的既得利益,一味地沉溺於過去的勝利和現在的繁榮之中,而沒有憂患意識,對危機的逐漸形成麻木不仁,最後肯定會像青蛙一般在安逸中死去。柯達公司的破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膠片年代,柯達公司達到了最鼎盛的發展期,全世界各個地方幾乎都有柯達洗印店,但就因為公司的決策層對未來沒有前瞻性的思考,沒有憂患意識,認為數碼時代離他們還很遠,沒有對企業進行變革和創新,結果一個昔日的商業帝國倒掉了。中國的很多企業也是如此,最早的春都集團和光明集團等都是因為企業沒有憂患意識而倒掉的。微軟的總裁比爾·蓋茨有一句名言:“微軟離破產永遠隻有18個月。”企業要避免“溫水煮蛙”現象,首先要求其最高管理層具有危機意識,這樣企業才不致在戰略上迷失方向,否則不經意之間就會滑入危機的泥潭之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