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四十章 玩概念(2/5)

作者:閃爍字數:14466更新時間:2020-02-25 03:10:30

    由此可見,陸航主要任務隻有兩個,即戰術支援與戰術空運。

    相對而言,後者更加重要。

    在戰術層麵上,衡量軍隊實力的指標有兩個,一是火力投送能力,二是兵力投送能力。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前者更加重要,但是事實上,兵力投送能力更加重要,要求也更高。別的不說,戰爭進入機械化時代之後,火力投送的問題就得到了解決,不管是炮兵還是航空兵。扮演的都是火力投送者的角色。作為機械化戰爭巔峰代表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交戰雙方都有足夠強大的火力投送能力,而真正具備足夠的兵力投送能力的卻隻有美國。縱觀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隻有美國能夠在太平洋戰場與歐洲戰場上投送足以擊敗敵人的兵力,並且最終擊敗敵人。進入信息化時代之後,火力投送不再以量取勝,而是以精確取勝,因此戰爭對火力投送能力的需求發生了變化,質量取代了數量,技術成為了致勝關鍵。作為另外一個致勝因素,兵力投送的手段卻沒有得到實質性進步。事實上,即便到了印度戰爭期間,兵力投送仍然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共和國陸軍航空兵能夠在印度戰爭中決定戰場局勢,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就是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兵力投送能力。

    按照裴承毅在戰後做的總結報告,5大取勝因素中,快速投送兵力排在了第二位,僅次於結點化的網絡信息指揮係統。按照陸航提交的統計報告,印度戰爭期間,DZ-25C機群的平均日出動率超過2架次。因為印度戰爭持續了近半的,也就是說,800架DZ-25C在這半年期間,必須保證每天飛行2個架次,所以這絕對算得上是非常出色的表現。要知道,和平時期,DZ-25C機群的日均出動率肯定不回超過0.5個架次,即每2天飛一次。如果換成使用傳統動力係統的垂直起降運輸機,比如美國的VC-22或者QZ-25B,以半年為準的日均出動率肯定在0.3個架次左右,也就是每3天出動一次。事實上。大部分使用傳動動力係統的垂直起降運輸機在連續出動20個架次後都要進行全麵檢修,在連續出動100到200個架次後則得進行大修,持續飛行300個架次則要返廠大修。而在整個印度戰爭期間,500多架堅持到戰爭結束的DZ-25C都持續飛行了近400個架次,期間隻進行了2次全麵檢修與1次大修,而且事故率還不到萬分之三。如果換成VC-22,恐怕事故率會達到百分之三以上。由此可見,陸航的戰術空運能力有多麽出色。

    印度戰爭之後,受軍事改革影響,即戰術空運全部由陸航負責(空軍撤消了戰術運輸機群,集中精力搞替代所有Y-14與Y-15,並且提到Y早期型號的通用運輸機),陸航找到了主要發展方向,即全力提高戰術空運能力,通過發展通用平台,研製替代26B的低空攻擊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