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四十二章 兩難處境(1/4)

作者:閃爍字數:14680更新時間:2020-02-25 03:10:32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四十二章 兩難處境

    用章忠憲在離任前的話來說。共和國空軍的最大威脅不是戰場上的勁敵、也不是其他國家的空軍,而是日益壯大的共和國天軍與如日中天的共和國海軍。

    從某種意義上講,天軍正式成立,不但創造了曆史,還將改變曆史。

    早在20年前,首任天兵司令,也是天軍的締造者連林濤上將就明確提到,30到50年內,天兵將全麵取代空軍,成為最主要的打擊力量。

    雖然在當時看來,連林濤過於樂觀,因為決定天兵(軍)能否取代空軍的關鍵因素不是站得更高,而是能不能把航天發射成本降下來,也就是把天兵(軍)的作戰效費比提高到一個能夠被接受的水平。而在21世紀20年代初,即可控聚變核電站全麵推廣之前,幾乎沒有人相信能夠在50年內把航天發射成本降低到航空成本的水平。即便在可控聚變核電站全麵推廣之後,也就是電力價格降到接近零的時候,受自身因素限製,仍然有很多人認為,航天發射成本不可能在50年內降低到航空成本的水平。按照某些人的觀點,能在100年之內把航天發射成本降下來。也就是讓天兵(軍)取代空軍,就算非常不錯的了。但是到2037年初,也就是全麵核裁軍協議在倫敦得到20多個國家的元首與首腦支持後,天兵(軍)的發展前景頓時變得異常光明。用當時的話來說,《倫敦條約》本身就是一份為了戰爭而準備的條約,該條約全麵生效之日,就是世界大戰爆發之日。

    不管怎麽說,這個觀點並不悲觀。

    當世界大戰變得不可避免,隻是什麽時候爆發的時候,不管是掌握了核心技術的超級大國、還是有資格抗衡超級大國的準大國、乃至一些地區性強國都會重視軍備,甚至會不惜一切代價的提高國防實力。

    在這個大背景下,成本將不再是天軍發展的障礙。

    事實上,共和國率先將天兵提升為天軍,即成立第四個獨立軍種,就證明了天軍的光明前進。在很多人看來,共和國在天軍上大做文章,就是在完成當年美國沒有完成的事,用一場燒錢的軍備競賽來拖垮美國。雖然美國當局的表現比當年的蘇聯好多了,沒有與共和國直接較量,而是在核裁軍問題上做文章,希望借助核裁軍與國家戰略防禦體係對抗共和國在航天領域的挑戰,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在美國建立天軍的時候,這場注定會耗光兩個超級大國全部實力的軍備競賽就開始了。

    現在大家關注的不是天軍能否在2065年之後的戰爭中取代空軍,而是天軍將在多大的程度上改變戰爭的麵貌。如同空軍的出現,把戰爭代入了立體時代一樣,天軍的出現。能不能把戰爭代入“太空時代”呢?

    與外界的評論相比,軍隊內部的認識更加清楚。

    在第三次軍事改革中,唯一沒有受影響、還得到了很大好處的就是天軍。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絕密情報,在2041財年度的國防預算中,天軍的份額高達17%,僅次於獲得19%的海軍,高於獲得16%的空軍與14.5%的陸軍。更重要的是,在2037年製訂的天軍長遠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到,在2045年之前,天軍必須具備完善的戰略防禦能力(原計劃在2060年完成國家戰略防禦係統的全部建設工作),在2055年之前具備有限的戰略打擊能力(專指使用常規彈藥對全球各地的高價值戰略目標的打擊能力,與傳統意義上使用核武器的戰略打擊能力完全不一樣),在2065年之前擁有全麵打擊能力(包括針對各種戰術類目標、乃至有時效性的戰術目標的打擊能力,並且擁有多次往返大氣層的作戰能力,從而具備取代空軍的能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