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六十二章 攻防抉擇(2/4)

作者:閃爍字數:13972更新時間:2020-02-25 03:13:18

    從這個角度看,在21世紀誕生的很多技術對提升火力的幫助更為明顯。

    以陸軍的主戰坦克來說,雖然電動係統讓坦克的戰術機動能力大大提高,但是與內燃機沒有明顯的區別,而常溫超導技術帶來的電磁炮、以及由相關材料技術催生的高強度合金都對提升火力有著決定性的意義。拿電磁炮來說,隨著螺旋電磁炮從實驗室走向戰場,坦克炮的威力迅速提升,即便高強度合金對提高防護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在這場火力與裝甲的比賽中,火力明顯走在前麵。如此一來,為了提高坦克的戰場生存能力,就得采用更加厚重的裝甲(坦克的主動防護係統對付不了動能穿甲彈)或者采用新的防護裝甲,比如壓電觸發式裝甲(即在被穿甲彈擊中的時候,釋放裝甲內部的高強度電流,以此來破壞穿甲彈的穩定性,降低穿甲彈的穿甲能力),可是不管是加厚裝甲,還是采用新的裝甲,都會使坦克的戰鬥質量大幅度提升,從而降低坦克的機動能力。

    事實上,在2042年的時候,共和國陸軍就考慮過要不要提高主戰坦克的質量標準。

    在此之前。共和國陸軍把主戰坦克的標準定在30噸左右,即按照防護級別,在25噸到35噸的範圍內浮動。這麽做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增強裝甲部隊的戰略機動能力,即可以用包括垂直起降運輸機在內的各種運輸機送往全球各地,以便在必要的時候,完全由空運來部署裝甲部隊。要知道,在主戰坦克的戰鬥質量還在50噸以上的時候,幾乎不可能完全用空運的方式來部署裝甲部隊。事實上,正是因為輕型化的巨大成果,以防禦為主的陸軍才更加具有進攻性,而且在印度戰爭與中東戰爭期間,共和國陸軍的戰略機動能力確實讓整個世界都大吃一驚,而且是共和**隊克敵製勝的主要原因。

    問題是,必須明白另外一點,即在2041年之前,共和國的技術優勢非常明顯。

    中東戰爭期間,美國陸軍的主戰坦克仍然遠遠比不上共和國的主戰坦克,而在此之前的幾場戰爭中,其他國家的地麵主戰裝備更加不是共和國陸軍的對手。如此一來,共和國陸軍完全可以降低防護要求,以此來提高主戰裝備的機動能力。拿DZ-31來說,其防護能力就無法抵抗自身火炮發射的穿甲彈,嚴格說來。這樣的主戰坦克並不合格。

    到了21世紀中葉,特別是中東戰爭之後,共和國陸軍的優勢就不那麽明顯了。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就算美國很難在短期內提高高強度合金的生產能力,但是可以通過加大電磁炮的開發力度來彌補防護上的差距。說簡單一點,如果美國陸軍的主戰坦克能夠裝備性能足夠強大的電磁炮,即能夠在正常交戰距離上擊毀共和國的主戰坦克,在相互確保摧毀的情況下,即便防護能力差一點,也不會吃多大的虧。

    這個問題對共和國陸軍來說就沒有那麽簡單了。

    在坦克炮的威力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後,繼續提高威力已經沒有多大意義。這實際上就是經濟學上常說的邊緣效應。比如在正常交戰距離為3000米的情況下,就算共和國主戰坦克的坦克炮能夠摧毀10000米外的美國坦克,在實戰中也用不上。如此一來,共和國陸軍將別無選擇,隻能提高坦克的防護能力,迫使對方繼續增強坦克的火力。當然,要想始終壓製住對方,就得讓防護進步的速度超過火力進步的速度。要想達到這個目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使用更厚的裝甲。不管怎麽說,通過增重的方式來提高防護能力,絕對要比開發一種全新的電磁炮簡單得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