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七十八章 主力艦(1/5)

作者:閃爍字數:26460更新時間:2020-02-25 03:14:53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七十八章 主力艦

    雖然兩支艦隊來自兩個完全敵對的國家。但是兩支艦隊裏的主力戰艦卻有著異曲同工的相似之處。在駛向那霸港的那支艦隊裏,主力是8艘被稱為“非直接瞄準海上火力投送平台”的新式戰艦,在通過巴拿馬運河的那支艦隊裏,主力是8艘被稱為“先進海上戰術測試平台”的新式戰艦。從命名來看,兩者之間肯定有某種聯係。

    兩者之間確實有聯係,而且是比較密切的聯係。

    眾所周知,早在30多年前的半島戰爭中,共和國海軍就用大型戰艦上的電磁炮取得過戰果。雖然當時對付的是已經潰不成軍的韓國艦隊,但是在那場發生在濟州島南部海域的戰鬥中,電磁炮的對海打擊能力得到了證實。在隨後的日本戰爭與印度戰爭中,共和國海軍的電磁炮不但在對地打擊中表現出色,在對海作戰中也表現得很不錯。因為在需要動用電磁炮對付海上目標的時候,日本海軍與印度海軍已經被擊潰,所以在這兩場戰爭中,共和國海軍的電磁炮瞄準的都是一些沒有戰鬥力、或者隻有有限戰鬥力的民用船隻與準軍事艦船,海戰的軍事意義也不是很大。直到2041年的半島戰爭,電磁炮在海戰舞台上的表現機會仍然屈指可數。可以說,海軍一直沒有把電磁炮當成主要製海武器對待,與其寥寥可數的作戰記錄有很大的關係。

    當然,海軍並沒因此否認電磁炮的製海作戰效能。

    根據沒有得到證實的消息,在2049年年底之前。也就是共和國當局做出了為世界大戰做準備的戰略決策之後不久,共和國海軍就借助國家計算中心的超級計算機(準確的說應該是花錢租用,當時專門為軍方搭建的超級計算機群還沒有完成),利用之前海戰的資料,對未來海戰做了一次全麵分析。正是根據這次分析得出的結論,共和國海軍製訂了為期5年的戰前發展規劃(後來延長到7年)。在這份規劃中,就有代號為“炮火型製海艦”、以電磁炮為主要武器的戰艦。在5年之後,該項目正式更名為“非直接瞄準海上火力投送艦”,而其開發結果就是前麵提到的戰艦。

    從時間點上看,這個消息有比較高的可信度。

    按照共和國海軍在戰後公布的相關資料,大約在2050年的時候,“非直接瞄準海上火力投送平台”項目就正式啟動了。因為時間比較緊張,所以該項目的理論研究工作隻用了半年時間,在2050年底開始設計,並且在2054年底之前完成設計工作。也就是說,從立項到完成設計用了5年。按照共和國海軍裝備采購工作的管理方式,在正式采購之前,肯定會將研發代號更換成裝備代號,因此應該在這個時候,“非直接瞄準海上火力投送平台”才正式命名。因為采用了全模塊化設計,加上部分次要功能模塊的建造工作在設計完成之前就已開始,所以第一批8艘戰艦僅用了不到4年時間就建成服役。

    前麵提到過,共和國海軍的新一代巡洋艦強化了炮火,排水量增加了不少。

    很明顯,以電磁炮為唯一製海武器的“非直接瞄準海上火力投送平台”的排水量肯定比隻裝備了3門第一代螺旋電磁炮的巡洋艦大得多。按照共和國海軍公布的設計標準,該型戰艦的標準排水量超過65000噸,按照20%的餘量計算。滿載排水量在78000噸左右,而實際最大排水量肯定超過80000噸。

    建造這種近10萬噸的戰艦,肯定無法做到保密,更何況同時建造8艘。

    因為用大口徑電磁炮取代反艦導彈與艦載航空兵本來就是海軍發展的主要方向,所以共和國海軍在啟動“炮火型製海艦”的時候就引起了美國海軍的重視,而且受到了美國情報機構的高度關注。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在2055年之前,美國海軍也有類似計劃,而且美國的情報機構肯定掌握了很多“炮火型製海艦”的信息。

    別的不說,美國海軍的“先進海上戰術測試平台”的外形就與共和國海軍的“非直接瞄準海上火力投送平台”非常相似,而且顯得粗糙一些,因此完全可以相信,美國海軍“山寨”了共和國海軍的開發成果,而且學得不是很到位。

    這也很容易理解,“非直接瞄準海上火力投送平台”是一種全新概念的製海艦,不但外形奇特,戰術使用也與以往的戰艦截然不同,就算能夠模仿,也最多隻能得其表,而很難掌握其精髓。

    事實上,就連共和國海軍的很多官兵都無法理解這種新式戰艦。以及代表的新式戰術。

    僅從外形上看,被海軍正式命名為“秦”級(以春秋戰國時期的國家命名)的“非直接瞄準海上火力投送平台”(一般情況下,海軍官兵稱其為炮艦或者主力艦,而西方國家則稱其為戰列艦或者主力艦,所以後麵通稱為主力艦)與曆史上的任何一種戰艦都沒有多少共同之處,反而與海軍航空兵的J-22戰鬥機有點神似,即整艘戰艦成規則的多邊形,而且外表麵非常光滑,幾乎沒有突出物。

    基本船型上,“秦”級拋棄了被高速艦船普遍采用的雙體與三體結構,而是回到了原來的設計上,為單體船。當然,絕對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彈體船。僅從外形看,“秦”級的船體與美國海軍在21世紀初設計的DDG1000,即“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非常相似,即艦體水線以上部位向內傾斜,並且非常光滑。不同的是,“秦”級將這種傾斜結構延伸到了艦體水線以下部位,而且一直延伸到7米左右,然後才以110度的轉交內收,形成鈍型艦底。受此影響,很多人都認為,“秦”級的這一艦底結構主要是為了防禦魚雷,並且提高被魚雷擊中後的生存概率。事實上,“秦”級的艦底設計與抵抗魚雷攻擊完全無關,與提高生存能力更是扯不上關係。這一設計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在采用單體船型的基礎上,讓航行速度達到海軍的戰術指標,即最大航速超過70節。正是如此。“秦”級采用了“前淺後深”的吃水結構,即戰艦的龍骨並不是水平的,而是從首部向後傾斜,在距離艦尾大約四分之一個艦長時達到頂點,然後向艦尾收起。結合特殊的艦底結構,“秦”級的水下部分,實際上就是一個巨大的衝浪體,在高速航行的時候,艦底具有飛機機翼的效果,即產生相當於戰艦排水量六成的浮力,縮小吃水,減小濕麵積,也就減小了航行阻力。做個形象的比喻,“秦”級就是一艘放大了數百倍的快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