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一百零九章 決戰戰場(2/5)

作者:閃爍字數:24842更新時間:2020-02-25 03:15:22

    正是有了這些前期努力,共和國當局才在2061年底要求南非開放福爾斯灣。

    因為南非還是中立國家,並且在大戰爆發後不久就宣布永久性中立,在2059年的時候還將以憲法修正案的方式將此定為基本國策,所以共和國並沒強迫南非出租福爾斯灣(按照國際法,永久性中立國不能將領土與領海租借給交戰國,但是為人道主義援助而開放本國領土與領海,並且為之提供便利不在此範圍之內),而是以人道主義救援為名,獲得了福爾斯灣的使用權。因為戰爭還沒有結束,運送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的船隊需要安全保障,所以共和國海軍有理由安排戰艦為之護航,也就可以向福爾斯灣部署護航戰艦。很明顯,共和國當局鑽了國際法的漏洞。

    不管怎麽說,1月5日,共和國海軍的3支戰鬥艦隊就開進了福爾斯灣。

    跟隨作戰艦隊到達的,還有一支規模龐大的運輸船隊。按照計劃,在接下來的3個月內,共和國海軍的工程兵將在福爾斯灣建立起包括12條供大型戰艦停靠的縱向碼頭(可以同時為48艘主力艦級別的大型戰艦服務)、24條供大型船隻停靠的橫向碼頭(可以同時為48艘20萬噸級的大型船隻服務)、240個錨泊位、以及能夠囤積1500萬噸各類物資的倉庫區在內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臨時綜合海軍基地。如果時間充足,到2062年7月初,還將在海灣東南的普林格爾貝修建一座海軍航空站。總而言之,在進軍大西洋的時候,共和國海軍沒有忘記打牢基礎。

    因為在福爾斯灣搞的基礎建設規模過於龐大,所以戰後很多人都認為,共和國海軍是在故意浪費戰爭資源,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共和國當局在故意消耗多餘的戰爭資源。這也很好理解,到2062年,在美國無力發起戰略反擊、而共和**隊暫時又沒有發起戰略進攻的情況下,共和國的軍事產能嚴重過剩,自然需要找地方用掉囤積如山的各類物資。當然,這並不表示在福爾斯灣搞的軍事建設沒有意義,不管怎麽說。戰爭時期搞的軍事建設的成本都非常低。別的不說,修建福爾斯灣綜合海軍基地的幾千名工程兵就隻拿了普通津貼,如果是和平時期的話,光是這些人員費用就得花掉上百億元。更重要的是,大規模基礎建設的結果遠遠不是獲得一座臨時性的海軍基地。雖然名義上,福爾斯灣確實是共和國海軍的臨時性海軍基地,南非政府隨時可以收回出借的海灣與土地,但是作為一座駐紮了幾萬名軍人的軍事基地,絕對不是南非當局想關閉就能關閉的。戰後幾十年,福爾斯灣不但是共和國在南部非洲地區最大的綜合性軍事基地,還是共和國與南非關係中的重要籌碼。可以說,這正是戰爭期間大規模基礎建設的直接結果。

    問題是,戰爭中,福爾斯灣的意義卻不太大。

    前麵已經提到,美國海軍早已退到佛得角群島北麵去了,就算美國海軍打算在大西洋上與共和國海軍決戰,也不會跑到共和**事力量密布的非洲南端來,而會以佛得角群島為依托,在大西洋中部海域坐等共和國艦隊送上門去。

    由此可見,在大戰期間,福爾斯灣存在的最大價值就是為船隊服務。

    雖然從2062年的第二季度開始,共和國海軍利用向福爾斯灣部署潛艇母艦的方式,將福爾斯灣變成了攻擊潛艇的活動基地,到2063年初之前,以福爾斯灣為基地活動的攻擊潛艇一度超過60艘,但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共和國當局一直沒有承認福爾斯灣是軍港,而且大部分潛艇也是在潛艇母艦上停靠,潛艇官兵則在潛艇母艦上休整。到2062年的第四個季度,隨著尼日利亞的拉各斯港成為共和國海軍在南大西洋上的主要軍港,共和國海軍艦隊在進軍大西洋的時候就很少在福爾斯灣停留了。到2063年初,共和國海軍占領的亞鬆森島上的基礎設施修複之後,共和國海軍更是將福爾斯灣變成了一座單純的中轉站,即隻為運輸船隻提供服務。萬幸的是,共和國需要向美洲大陸進軍,也就需要一處足夠龐大的船隊與物資中轉中心,而福爾斯灣扮演的就是這個角色。從2062年下半年開始,所有駛往西非與南美地區的船隊都要在福爾斯灣停靠,並且重新分配貨物(衡量船隻運送能力的主要標準隻有兩個,一是載重噸位、二是貨艙容積。一般情況下,隻能以某一標準來配製貨物。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船隻的利用效率,需要對運送的貨物進行分配,即盡量同時達到兩個標準。說得直接一點,就是在塞滿貨艙的同時讓運載的貨物達到最大載重噸位。問題是,運往某一個地點的物資往往會比較單一,無法進行分配。如此一來,運輸船、特別是集裝箱運輸船與散裝貨輪在離開共和國的時候,會裝上運往好幾個地區的貨物,然後在航線的分離點附近對貨物進行重新分配,以此來提高運輸效率、特別是運輸船隻的使用效率。正是如此,才需要在靠近前線的地方設置物資中轉中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