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13章 何為善人(2/2)

作者:我說那個誰字數:4246更新時間:2021-04-28 13:27:13

    “嗬嗬嗬!”樂歌聽了,笑了起來。

    “樂伯伯?”曾參看著樂歌,不解地問道。

    “我記得孔鯉說過:他爹說話靠心情。在這裏!是不是又是一個證明?當然!是以幼年時孔鯉的認識。或者說!在不了解你先生孔子的情況下,是不是這麽回事呢?”樂歌問道。

    曾參楞了一下,隨即點頭道:“是!樂伯伯!但是!我先生的出發點是好的!我先生的思想是一貫的!對人沒有惡意!不是在忽悠人!”

    “對對對!不是在忽悠人!他是在因材施教,見什麽人說什麽話。不是壞蛋,而是良苦用心!好了吧!曾參!不能說你先生壞話,隻要提及那麽一下,你就跟我急!好好好!繼續往下讀!”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對於同一個問題,孔子針對子路與冉求的不同情況而作了不同回答,生動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個特點:因材施教。

    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什麽意思?”樂歌習慣性地問道。

    曾參解讀道:“先生在匡地受到當地人圍困,顏回是最後一個才逃出來的。先生說:我以為你已經死了呢。顏回說:老師您還活著,我怎麽敢死呢?”

    “什麽意思?”

    曾參解釋道:“顏回的意思是:我還要服侍先生呢!”

    “哦?”

    曾參又解釋道:“可以看出:顏回對孔子的敬仰,願意生死追隨。”

    “或者說!顏回的意思是:老師您還活著,我怎麽敢死呢?老師您的學說思想還指望我傳承下去呢!我哪裏敢死呢?哪裏能死呢?”

    “然!”曾參感激地應道。“謝謝!謝謝樂伯伯1”

    “嗬嗬嗬!繼續往下讀。”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間。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弑父與君,亦不從也。”

    “什麽意思?”

    曾參解讀道:“魯國季氏的同族人季子然問先生:你的學生仲由和冉求可以算是大臣嗎?先生說:我以為你是問別人,原來是問仲由和冉求呀。所謂大臣是能夠用周公之道的要求來事奉君主,如果這樣不行,他寧肯辭職不幹。現在仲由和冉求這兩個人,隻能算是充數的臣子罷了。季子然說:那麽他們會一切都跟著季氏幹嗎?先生說:殺父親、殺君主的事,他們是不會跟著幹的。”

    “什麽意思?”樂歌不解地問道。

    曾參解釋道:“當時冉求和子路都是季氏的家臣,先生告誡冉求和子路:應當用周公之道去規勸季氏,不要犯上作亂,如果季氏不聽,就辭職不幹。”

    “季子然是誰?”

    “魯國三桓之一季氏的同族人。”

    “哦?”樂歌點頭道:“他一定是懷疑孔子的學生跟季氏後麵混,跟好學好、跟壞學壞吧?”

    “是!”曾參應道。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